一网搜 登录| 注册

工作动态

首页 > 工作动态 > 图片新闻


二道区:以城市精细化管理催生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时间:2024-10-29 15:10 来源:长春政事儿
【字体: 打印

  城市之美,在乎精致。城区管理,在乎精细。在长春东部现代化中心城区二道区,这句话被诠释得愈发生动——

  金秋时节,行驶在平坦宽阔的吉林大路上,正午阳光不仅为高大的建筑物镀上一层金色光环,也洒向洁净的沥青路面。比邻而立的沿街店铺、转角遇见的口袋公园、地净巷洁的繁华闹市……或洋溢着青春文艺范儿,或彰显出大气简约之美,持续释放出内外兼修、近悦远来的独特魅力与气质。
  这条四通八达的主干道,正是二道区不断提升城区品质,增强城市承载力的生动写照。
  细节决定成败。今年以来,二道区始终把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作为推动振兴突破、检验纪律作风的“试金石”,高位统筹、高标推进、高效落实,持续擦亮区域颜值、全面提升城区品质,让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学的美丽二道,成为市民游客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突出“破与立”相结合
  打通城市精细化管理体制障碍
  抓城市精细化管理,本质上就是抓高质量发展。能否以改革激发城市管理活力,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机制,以机制创新突破体制障碍?这事关城区率先突破,事关城市高质量发展。
  为此,二道区坚持突出“破与立”相结合,系统性重构城市管理格局,实践成效在群众中有口皆碑——“周围环境变化太大了!环卫工人清扫街道更频繁了,垃圾桶不仅换了新的,清理次数也增加了。环境一好,大家在户外活动的时间明显多了起来。”家住吉柴小区的居民赵先生说。
  环境之变,折射出的是二道区全力助推城市精细化管理“加速跑”的决心与创新。今年以来,如此令百姓拍手称快的改革之举伴随始终——
  打造“扁平化”指挥体系。聚焦城市管理“九龙治水”“条块分割”等痛点堵点,二道区委、区政府牵头制定工作方案,将指挥部设在二道区城管局,抽调住建、市监、交警等8个部门精干力量合署办公,绘制总体框架图、闭环流程图,建立会商机制、协同破解问题。组建3个督察组,“四不两直”循环检查,及时督办问题,推动即刻整改。
  构建“垂直化”执法格局。聚焦行政执法“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矛盾,把行政检查权、调查取证权、行政强制权、行政处罚权等4项权力下放至各街镇,二道区城管局主要负责执法工作指导、业务培训、法制审核、组织协调等工作,实现权责一致、事权统一。对此,二道区城管局行政执法科负责人李冬冬表示,“推动城管执法权下沉,打破了以往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区域限制和部门壁垒。基层执法队伍不仅能做到迅速响应,在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和意见的同时,他们也更便于向群众宣传城市管理相关法规政策,有效提高了人们的参与度和自觉性。”
  实施“市场化”环卫改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实力雄厚、管理先进的专业环卫企业——光大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打造智慧环卫平台,构建起“保洁30分钟循环圈”。此项锐意改革,不仅使城区清扫面积较原来增加了40万平方米,主次道路保洁覆盖率也达到100%,成功推动环卫管理由“管干一体”变为“管干分离”,由“粗放作业”变为“精耕细作”,由“花钱养人”变为“花钱干事”,作业效率与政府支出实现“一升一降”。
  突出“建与管”相结合
  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重点任务
  细微用功让管理更有力度,细节用心让服务更有温度。这一点,群众最有发言权。
  “沣泰公园开园后,真正让附近居民实现了‘推门见绿’的梦想。公园建得又干净又美观,长椅、景观齐全,大家平时散步、聊天都喜欢来这里,孩子们也喜欢在这儿玩,幸福感满满!”恒大都市广场小区业主李月说。
  二道区紧盯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民之所盼,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把工作做在日常,突出“建与管”相结合,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抓环境、重提升,让城市“面子”更靓。今年以来,二道区以“擦亮城市窗口、提升绿化品质、治理工地扬尘”三项行动为突破口,完成自由大路、东盛大街等10条街路彩化工作,新建改造微公园、微绿地6个,完成大规模国土绿化512亩,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对16个在建工地逐一细化垃圾分类及减量措施,开展不定期检查,发现整改问题18项。特别设置渣土和建筑垃圾清运绿色通道,确保项目高效推进。
  抓短板、重长效,让城市“里子”更实。一方面,集中精力开展卫生死角、城市伤痕整治修复,在“既查环境问题、又查安全隐患,既抓立行立改、又抓常态长效”上发力,出动人员4万余人次、车辆2万余台次,累计清理生活杂物垃圾约1.1万吨、建筑垃圾约3600吨,整治卫生死角2000余处,完成75条道路和36处建筑前区提升改造,治理临街架空线83公里,完成了二道区主街主路架空线工程任务。另一方面,下大力气抓好广告牌匾、农贸市场规范管理,妥善处理和顺三条占道经营等交通堵点问题,整治隐患82处。如此务实之举,群众看在眼里、赞在心头。“市场井然有序,到了9点准时撤摊,既能满足周边市民生活需求,白天车辆还能通行无阻。我留意了几次,商贩撤摊后,环卫部门马上就会开展路面冲刷和垃圾清理,让大家充分享受到各种便利。”吉盛小区居民王女士说。
  抓基础、重保障,让城市“底子”更厚。二道区把畅通城市脉络、提升区域承载能力作为精细化管理的长远之计,加快推进22条街路建设,随着东新路东段实现全线双向通车,不仅解决了居民出行问题,畅通了长春东部三、四环交通联系,更大大提升了区域环境面貌,消除了潜在安全隐患。同时,二道区全力整治车辆违规停放乱象,新增泊位1.69万个,新建电动车充电设施2613个,两项数据均超额达成年度目标。
  突出“供与需”相结合
  解决城市精细化管理民生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拥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
  深谙此理。今年,二道区突出“供与需”相结合,着力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与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促共进,加快解决群众所急所盼,切实为“烟火气”添柴加薪——
  集中攻坚解决普遍性问题。紧盯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物业长效化管理等领域,加快在建项目施工进度,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7个,占比超80%。同时,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打造22个“红心物业”特色项目, 232个住宅小区专业化物业面积占比达83%,“两委”组建率达95%。
  精准施策解决个性化问题。对此,二道区住建局市政科负责人曲海龙举了一个例子——金融宿舍小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小区2号楼临近公平路,楼前有20家沿街商户,占用公共区域面积多达210平方米,严重影响市容。“我们借助精细化改造契机,对沿街商户逐户做思想工作,目前南侧栅栏已拆除,路面沥青铺设也已完成,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提升。”曲海龙说,这样的事例还有许多,比如二道区积极协调长春供电公司,帮助蔚蓝国际解决了因企业资金链断裂导致遗留4年之久的临时电转正式电问题;以超常规举措破解蔚蓝国际、大禹奥城、荣乐嘉苑产权办理问题,预计年底前,将解决居民产权2500户。
  提前介入解决苗头性问题。今年,二道区把燃气安全治理作为重中之重,用时1个月提前完成4707户居民“阀管”改造的市级任务,困扰万通花园高层居民无管道燃气问题也得以根治。值得一提的是,由二道区提交的《整体性政府理论视域下大城市城区燃气安全监管研究》,荣获中国城市燃气协会标准工作委员会2024年年会暨燃气安全运营与智慧建设研讨会一等奖。
  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城区治理的永恒课题,“久久为功”方能“建功久久”。放眼今日二道,各类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建设标准不断提高、市民生活愈发便利,城市精细化管理正沉淀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落脚在城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建设的每个角落,极大满足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更时刻激活着二道人扛起长春主城区责任担当、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的内生动力。(长春政事儿2024年10月28日)
 
  初审:吴泽宇       复审:单国宁        终审:陈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