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搜 登录| 注册

工作动态

首页 > 工作动态 > 图片新闻


在长春大集邂逅烟火与传承
时间:2025-01-20 13:42 来源:长春日报
【字体: 打印

  (长春日报记者 毕馨月) “年味儿太浓了!置身其中我被深深感染了。”市民宋晓宇说。

  “我是来长春体验滑雪的,没想到竟然邂逅了如此热闹的烟火气,今天这场活动让我们彻底爱上了这座城市。”北京游客陈芳说。

  ……

  春节脚步渐近,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在悄然酝酿着年的味道。1月17日,以“年味非遗 长春大集”为主题的“同倡文明风,共筑幸福城”文明实践·长春大集活动,在二道区吉柴文化广场上演。活动现场锣鼓喧天、丝竹齐鸣,彩扇翻飞、秧歌起舞,许多市民游客纷纷掏出手机,定格这浓郁的年味儿和朴实的幸福。

  年货盛宴

  一站式囤满新春喜悦

  人头攒动、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走在年货大集上,这些关键词便在记者脑海中萦绕。粮油副食、干果零食、特色冻货、手工糕点、节庆装饰……一眼望不尽的年货商品、摊主各具特色的吆喝声和市民游客热情的问询声,声声入耳,仿佛将关于新年的美好期待与景象都汇聚于此。

  “走过路过,别错过。大家都来尝尝,血肠是我自家手工灌制的,保证地道,放心吃!”在辽阳街早市特色血肠摊位,听了摊主马平的话,顾客们纷纷品尝,高兴地扫码下单。

  正在选购干果的“80后”李女士,家就住在吉柴文化广场附近。她点赞说:“这个大集办得太好啦!东西齐全,价格还实惠。咱东北人过年,干果等年货少不了,在这里一站式就能买齐,省了不少事儿。”

  慕名前来的赵先生和老伴满心欢喜地说:“看到大集上这么热闹,感觉春节真的近了。希望多举办这类活动,向年轻人宣扬咱们中国人的春节文化。”正如赵先生所说,许多市民游客也表示,这场大集带来的不仅仅是年货,更是人们对新春佳节的期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指尖非遗 传统文化绽放新魅力

  “家人们,你们看,这只栩栩如生的梅花鹿,竟然是用稻草编织的,多神气,多神奇!”在市级非遗稻草编织第四代传承人于美丽的摊位前,一位主播正在向网友展示非遗精品《鹿鸣吉祥》。

  剪纸、草编、满族刺绣虎头鞋……每个非遗摊位前都围满了好奇的来客。在众人注视下,非遗传承人们专注地展示技艺,纸上剪刀飞舞、指尖草绳缠绕、架上葫芦细雕……不一会儿,一件件精美作品便诞生了。

  6岁的鹏鹏被剪纸艺术深深吸引,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看。市级非遗于氏刀刻画第四代传承人于英见状,为他剪了一只端坐在莲花宝座上的小蛇,并用事先准备好的亚克力模具制作成钥匙扣,送给鹏鹏。小朋友接过礼物,开心得不得了。看到这一幕,“70后”南京游客李承宣感叹说:“中华非遗文化真是太了不起了,以前只是听说过,今天亲眼看到制作过程,才知道原来这么精妙。希望非遗文化能一直传承下去。”

  对于市民游客的关注、喜爱和赞叹,于美丽感触颇深:“非遗文化要传承,就得接地气,就要与老百姓互动,在互动中能够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在促进消费和就业的同时,将使传统非遗在触手可及中更好地传承。”

  文创首店 深厚底蕴为贺岁添彩

  “在这里不仅能买到年货、看到非遗展示和文艺演出,还能领到这么贴心的礼物,真是太惊喜了。”拿着免费领取的环保购物袋、春联和“福”字,市民王鑫高兴地说,他和家人对大集上的“东站人”社区文创商贸首店的展位很感兴趣,正打算按照指引去店里逛逛。

  原来,坐落于吉柴老家属区的“东站人”文创首店,与吉柴文化广场仅一路之隔。记者跟随王鑫一家进店后看到,各种贴有“东站人”统一标识、富有地域特色的年货已摆满货架。“我正想买一本新年日历,这个创意就挺好!”河南游客汪雪涛拿着一本“2025好运吸引历”,心满意足地买了单。山东游客范先生刚从长白山旅游回来,他选购了一款名为《长白山十六峰》的艺术品。在“东站人”文创首店,充满时尚感的文创产品、尽显现代感的营销方式,与吉柴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相互交织,为怀揣不同预期的市民游客提供多元购物选择。

  再回到大集,由二道区东站街道灵工共创基地与培训学校共同扶持的居民零工项目——手工钩织、手工绳结展位前已围满了人。红色灯笼、紫色小熊、绿色小蛇……各色钩织挂件和绳编手链吸引众人前来选购。东站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渐趋成熟,已构建起培训、回收、销售一体化服务体系,为辖区居民开启了一条增收新路径。

  长春大集与文创首店的热销红火之势、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文艺演出的精彩加持,共同构成了一幅鲜活的新春画卷,让市民游客真切地感受到——在长春,幸福美好生活就是这般具象而生动。(长春日报2025年1月18日)

 

  初审:吴泽宇       复审:单国宁        终审:陈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