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搜 登录| 注册

工作动态

首页 > 工作动态 > 要闻动态


二道区:激发乡村人才优势引领乡村振兴
时间:2023-10-27 17:13 来源:动燃二道
【字体: 打印

  二道区始终坚持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全面指导,将人才引领乡村振兴上升为区委重要战略部署,研究制定《关于实施英俊人才计划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意见》,通过集聚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吸引高端人才集聚,实现产业项目提质升级

  坚持把高层次人才作为带动产业发展的“金种子”,坚持产才融合发展,强化产业引才的倍增效应,通过加大对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和建设力度,成功将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杉芝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引入域内发展,通过与村集体股份合作经营的方式成立吉林省杉芝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发展灵芝产业园项目,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人才15人,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9人,帮助企业培养技术人员,实现引才、育才、留才、用才一体化发展。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及团队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发展食药用菌产业,开发出灵芝咖啡、灵芝代用茶、灵芝面膜等产品,并予以转化,形成了独具二道特色的“院士专家东部走廊”。规划建设院士助企工作站,促成杉芝源生态农业产业园、雪驰山度假村等一批现代农业项目签约落地和院士智力成果转化。带动周边农户、赋闲在家的居民发展庭院经济、带动入企创业户62户、入企务工人员140余人次。

  引导青年奉献才智,实现干部队伍素质提升

  坚持用好青年力量,落实村干部“梯次升级培养工程”,利用事业编制,计划用三年时间,为每个村招聘一名乡村治理专干,目前已招聘6人。持续做好基层选调生到村挂职锻炼,安排12名选调生到村任书记助理,为乡村工作补充力量。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推动7名35岁以下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为基层补充“新鲜血液”。落实“大学生岗位开发计划”,开发岗位12个,吸引大学生到乡村一线工作。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将50余名返乡毕业大学生、优秀退伍军人等纳入人才库,实施重点培养,落实“实用人才—党员—村干部—村书记”成长链条,累计推荐8人进入村“两委”班子,4人当选村书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储备“源头活水”。将农村实用人才和治理专干等纳入后备干部台账,实行动态管理,明确引才育才重点,根据现实表现及时调整补充,为乡村一线充实力量。

  加强乡贤骨干培养,实现美丽乡村高质量发展

  坚持把乡贤骨干村民培育作为重要任务,采取村干部“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助的形式,加强村民思想道德建设,把党的政策、公序良俗、文明公约、道德约束等作为乡贤骨干村民培育的重要内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融入民心。通过一批批乡贤骨干村民和镇、村两级干部的共同努力,美丽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农村宜居宜业水平得到不断加强。投身农村环境整治,为2051户村打造水冲厕,通过“水改旱”项目,持续为162户村民改建水厕,新建无害化浅埋旱厕662户,进一步改善便利了居民生活。开展村屯全面改造工程,修建道路约7.19公里、修建边沟约1.27公里,设置了宣传板、凉亭、石景等景观及小型广场。东胡屯被评为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样板屯”,胡家村被评为长春市“十大最美村庄”。以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为主,农村户厕改造工程和长吉南线整治提升工程为辅,继续投资1.1亿元,在4村10屯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整体升级改造,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真正意义做到“留得住青山,记得住乡愁”,将二道乡镇打造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以“千村示范、百村提升”项目为依托,投入1307.85万元资金,对村屯进行全面升级,修建翻新道路13.58公里、排水沟渠1.686公里,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提升。

  激发返乡创业热情,实现邻里乡民共同致富

  坚持培养具有二道农村户籍的“项目支书”“致富能手”“创业能人”等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以“人才+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高效绿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乡土特色产业发展,先后培养出赵大军、郝春华、卜睿等一批返乡创业人才,通过“领办创办”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村集体经济实现增收。胡家村党总支书记赵大军,通过包保帮扶模式促产业发展,联合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围绕村集体产业发展情况,积极协调各方力量筹措81.07万元启动资金,打造“秸秆打包”项目,购买了6台秸秆打包相关农机设备,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大学生卜睿毕业后返乡创业,成立昌睿食品有限公司,具备黑猪养殖技术、生产运营管理、多渠道销售等成功经验,与公司所在辖村共同打造生态黑猪养殖项目,帮扶养殖生态黑猪140头,独立承担经营风险,承诺保本分红,待一个养殖周期后,无条件一次性支付收益,村集体收益至少增加10万元。通过一大批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的努力,二道区174户277人脱贫户实现全部脱贫,人均年收入达到约22000元。2022年全区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37.8万元,乡村振兴工作实现稳步加强。(来源:动燃二道2023年10月26日)

   

  

  编辑:吴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