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奋进之姿勇立潮头,凭创新之力铸就伟业。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二道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体二道人激情满怀地递交了一张写满奋进新篇的“时代答卷”。
展卷振奋,硕果满目——
这一年,二道“稳”字当头,态势喜人。通过“日调度、周分析、月报告”,一路拼搏、一路稳进。规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服务业指标位居全市上游;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在城区中名列前茅。经济运行大势向好,极大增强了各界看好二道、投资二道的信心和预期。
这一年,二道“进”字发力,动能厚积。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3户、科技型中小企业269户,分别增长64%、79%;转化科技成果33项,增长230%。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70%。
这一年,二道“争”字为要,主动作为。围绕国家、省、市重点投向,全力争取项目资金5.6亿元。长春市新金享冷弯型钢有限公司车体新材料生产设备更新改造项目获批全市首个工业设备更新超长期国债,芝仕路排水工程获批主城区唯一国家增发万亿国债项目,专项债项目数量、额度始终在各城区领跑。
这一年,二道“解”字破题,攻坚克难。坚持用“有解思维”破解“无解之难”,使历经10年以上的东荣立交“通车难”得以终结,高层建筑“供气难”得以根治,公平路“治理难”彻底解决……一批昔日里的“不可能”“办不到”,转变为如今的“一定能”“办得好”。
这一年,二道“惠”字为本,润泽民心。全面兑现民生实事49项,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超过八成。重点领域改革开创先河,形成试点示范40项,赢得国家、省市荣誉56项。其中,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60%,成为教育改革新典范;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二道医院即将开诊,走出医疗改革新路径。
……
一年来,二道区上下以“争先率先”奋力突围“竞逐竞争”;以“重点突破”强力带动“全面提升”;以“创新驱动”持续激发“活力动力”;以“高效协同”切实凝聚“合力效力”;以“优化保障”精准聚焦“民生福祉”……在不同领域均向着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定步伐。今天,二道人以饱满的热忱向人民汇报!
扩投资 促消费 经济发展后劲“满格”
奋进的脚印最坚实!
2024年,二道区以敏锐的洞察力、果敢的行动力,紧紧抓住投资与消费这一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双翼”,以扩投资为强劲引擎,推动项目建设快速落地、质效同增。同时,在促消费的实践中全面激活市场活力,全方位释放消费潜能,为二道区经济发展攒足了后劲,使之呈现出蓄势“满格”的蓬勃活力。
——项目建设量质双升。全年,二道区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8个、落位15个,开工重点项目64个、竣工15个。4个项目实现当月签约、当季投产,英俊1号变电站一年即竣工投入使用,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备受关注的滨河一期主体封顶,南航老机场开发在即,热电二厂搬迁、东郊厂1985项目取得实质进展,为未来发展提供硬支撑。
——产业转型步伐加快。“五大园区”吸引17户企业落户集聚,中拓模塑成为首批国家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8户企业进入省级“智改数转”项目库,规上工业产值即将突破百亿元。在以“资源盘活”开辟总部经济新空间上大展作为,打造智优沃数字经济产业大厦,九八酷互联网平台进驻蓝港中心,全区重点楼宇入驻率超过75%。
——消费潜能多点释放。“四大主题夜市”客流量超10万人次。新房销售连续10个月两位数增长,高居主城区前列。新文旅蓬勃发展,长拖1号、3号厂房联动运营,“东站人”文创商贸社区首店开业迎客,“雪宝”冰雕火爆出圈,雪驰山入选长春首批研学旅行基地。全年接待游客达125万人次、旅游收入3.7亿元,分别增长21%、20%,创历史新高。
抓环境 优服务 经营主体活力迸发
政务服务优、营商环境好,市场信心强、企业干劲足,方能在区域间的激烈竞争中抢占先机。
而营商环境好不好,首先要看办事效率高不高。2024年,二道区紧紧抓住环境与服务这一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以抓环境为有力抓手,以优服务为重要保障,深入实施56项优化营商环境举措,综合指数排名位于城区之首,二道区获评吉林省营商环境优秀单位。
——政务服务优质便捷。“高效办成一件事”试点推开,“东城易办”小程序上线运行,使业务办理时限平均压缩7个工作日,“极简审批”4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为企业融资10.6亿元,助力7户企业入选“长春100强”,新增经营主体2.5万户。
——精尖人才加快引育。“东城梧桐”百名博士三年引才行动计划已完成三轮招聘。申报省级高层次人才32人。杉芝源院士工作室获评长春产学研创新团队。
强基础 补短板 城乡一体协调发展
放眼如今的二道,城区骨架进一步拉大,结构布局更加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再度升级,生态底色愈发鲜亮……这恰恰得益于二道区以强基固本之姿,推动城乡一体协调发展,描绘出一幅美美与共的城乡融合发展画卷。
——功能配套健全完善。17条在建道路高速推进,96条道路修复提升,烟长高速电力迁改全面完成,新增道路17.7公里、市政管网21公里。高标准改造老旧小区6.37万平方米,增加公共充电设施2900个。三道城中村项目成为城市更新的长春样板。
——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以空前力度实施城市环境提升行动,整治架空线180公里,修复建筑前区、背街小巷52处,停车泊位施划、居民“阀管”改造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深化环卫市场化改革,清扫频次提升30%,节省财政支出5000万元。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生态底色日益擦亮。新增大规模国土绿化37.8亩,抚育森林500亩。全力整改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完成双河采石场自然修复,消除苇子沟黑臭水体,恢复耕种30.2公顷,清洁取暖让13.8万群众过上“绿色暖冬”。
办实事 解烦忧 筑牢民生保障根基
民生优则城市兴,百姓安则事业旺。多年来,二道区始终将民生福祉“置顶”,以务实的精神、担当的勇气,聚焦就业、养老、教育等民生保障领域,将惠民阳光洒遍每个角落,让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构想照进现实。
——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建成“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三级人力资源体系荣获全省二等奖,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200人。二道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一站式”窗口获评国家级金牌调解组织。
——兜底保障逐年加强。为群众办理产权2500户。廉租房租金实现“线上通缴”。敬老餐厅实现社区全覆盖。脱贫户年均收入稳居全省前列。
——民生事业全面进步。6所中小学加快推进,4所幼儿园完成建设,长春市第一〇八学校入选国家义务教育改革实验校,二道区被确定为吉林省特殊教育改革试验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保持全市领先。“东城印象”系列活动精彩纷呈。在各类赛事中斩获金牌13枚。长春市二道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长春市二道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长春市二道区妇幼保健院)投入运营,公共卫生、医疗监督工作在全省拔得头筹。
保安全 守底线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稳是大局和基础。稳就要稳增长、防风险、守底线,只有稳的基础更扎实,进的动能才能更强劲。深谙此理。二道区过去一年做足保安全、守底线的大文章。
——公共安全提标巩固。工商贸领域连续3年零事故。全市安监检查系统现场会在二道区召开。燃气安全监管案例获评全国一等奖。
与此同时,人民武装、退役军人、妇女儿童、机关事务、红十字、残联等工作均取得新进展。
成就殊为不易,奋斗必有回响。在过去一年的发展历程中,二道区以坚如磐石的决心、破竹之势的行动,在诸多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不仅彰显了二道人在新时代浪潮中的拼搏奋进,更体现出二道区作为长春东部现代化中心城区,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的担当作为。
未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二道区将与全市人民携手共进,秉持开拓创新理念,坚定深化改革决心,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共同为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长春贡献二道力量,助力长春在新时代进程中焕发更加璀璨的光彩。(长春日报2025年1月7日)
初审:吴泽宇 复审:单国宁 终审:陈星
主办单位:长春市二道区人民政府主办电话:0431-84612345
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5379号 邮编:130033
网站标识码:2201050001吉ICP备12003726号-1吉公网安备 220105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