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成果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党的组织领导
吉林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将法治建设工作视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毫不放松,坚持充分发挥党工委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法治建设纳入党工委、办事处重要议事议程,贯穿到吉林街道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为法治建设把牢方向。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有关内容,我街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职责,坚持做到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我街成立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法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部署重要工作,解决重大问题,形成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科室社区配合抓的工作局面。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听取科室社区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同时将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班子成员、机关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确保法治创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强法律学习,奠定法治建设基础
为更好开展法治建设工作,吉林街道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素养。坚持学在前、作表率,街道领导班子带头研讨学法,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为街道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重要学习内容,深入学习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法规,深刻系统理解在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变化,准确把握好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方法路径,不断增强党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及全面履行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动力源泉。制定党员年度法治学习计划,有效利用“三会一课”、学习强国、新时代e支部等学习载体,以《中国共产党章程》《宪法》《民法典》《信访工作条例》《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集中学习5次,个人自学10次,党内法规专项答题3次,推进学法常态化。同时组织工作人员开展法律知识讲座、观看违纪违法庭审视频等系列活动,带领全街道共同学习,共同提升法律素养,为规范法治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三)强化依法行政,提升科学决策水平
吉林街道将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开展工作的基本遵循和行为准则,谋划工作时考虑是否于法有据,推进工作时严格按政策原则办事、按法规制度办事、按组织程序办事,自觉用法律法规判断是非、解决问题,规范言行、约束举止,铸牢思想防线,守住法纪底线。同时逐步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全体工作人员有章可循,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杜绝失职、渎职和不廉洁行为发生,树立严格依法行政为人民服务的形象。进一步健全党工委集体领导制度,制定完善街道议事规则和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的“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实施办法,进一步提高了议事效率和决策水平。坚持民主决策,凡重大决策都将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集体讨论决定。严格执行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作用。坚持做到严格、依法、公开、公正的原则,按有法依法、无法依政策、无政策按惯例、无惯例向上请示的规则,严谨地开展各项重大决策研究工作,工作实效明显,做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在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高政府公信力方面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确保了街道各项工作在法治规范内有序推进。
(四)推进依法执法,增强行政执法能力
我街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在优化组织机构、健全执法力量、强化执法监督上下功夫。研究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街道贯彻落实,按照“谁执法、谁公示”的原则,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平台向社会公示行政执法信息;通过文字、音像等记录形式,对行政执法的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全过程进行记录,并全面系统归档保存,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采取购买服务或设立法制审核人员的方式,对基层重大执法决定按程序实施法制审核。常态化开展年度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每名执法人员年度培训时长不得少于60课时,通过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学习行政规范性文件、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和观看行政诉讼庭审视频等方式,提升执法人员行政执法水平,促进行政执法提质增效。深入推进综合执法向居民小区延伸,实现综合执法工作重心下移,积极实施综合环境整治行动,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力量进小区,全面提升基层行政执法社会治理水平,切实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百米”,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及时处理”,还居民小区一个安全、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助力“幸福小区”创建。此外,我街畅通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平台,欢迎居民群众提出批评建议。
(五)落实普法责任,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我街深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制定街道普法规划和年度普法计划,完善普法责任制清单,按照清单落实普法责任,完成各项普法任务。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将促进辖区居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作为重要目标,采取多形式、多角度、线上线下全面发力深化普法宣传教育。持续开展宪法及民法典普法宣传,推动“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民法典宣传月”等主题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同时利用扫黑除恶日、三八妇女节、消费者权益日、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日、公民道德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专题普法活动,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升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普及法律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营造全民守法的法治社会环境。通过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法律知识问答、张贴海报条幅、发放宣传单页及转发相关文章、视频等多种方式全年共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20余次,覆盖群众10000余人,逐步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
(六)发挥阵地作用,全面打造法治社区
我街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不断加强动态管理,强化提档升级,提高创建质量,结合“幸福小区”创建活动,积极探索“法治•幸福”社区建设新模式。目前,我街沿河、安乐、万科、热电4个社区被先后评为“全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今年,我街推荐丹阳社区成为第六批“长春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争取实现市级民主法治社区全覆盖的同时积极争创全国全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我街深化法治社区建设,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加大社区普法力度,实施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健全完善选拔、培训和考核等机制,目前,每个社区已经培养3个“法律明白人”,积极引导“法律明白人”参与法治实践和基层治理,发挥其“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示范带头作用。此外,我街还积极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在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空间利用时体现法治元素,不断扩大法治文化阵地覆盖面,努力实现每个社区至少有1个法治文化阵地的目标。同时发挥法治文化阵地作用,利用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普法志愿者、法治文艺工作者、“法律明白人”等开展法治文化下基层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
本年度,我街法治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较好地落实,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普法宣传的力度还不够,普法手段缺乏创新;真正懂法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相关工作人员缺乏业务培训;部分干部在思想观念转变上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对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
牢牢把握住法治政府建设的正确方向,切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要特别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全面推进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要在推进建设更高水平法治街道中展现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二)要加快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实现率先突破。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党工委的领导作用,谋划好和落实好当前法治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带头学习法律知识,依法办事,严格执法,自觉按照法定程序,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街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三)继续强化法制宣传教育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一是增加宣传频率,结合普法宣传时间节点,重点开展普法宣传,建立月度普法制度,指导推动各社区每月至少面向居民开展一次普法活动,提高宣传的覆盖率和持久度。二是丰富宣传方式,结合新媒体,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如线下开展讲座、发放宣传单页、宣传册,线上在居民群内转发微信公众号普法文章、短视频和漫画等,通过多样化的宣传途径分类吸引居民的注意和参与。三是制定个性宣传内容,根据不同居民和行业领域的需求和特点,制定具体化、针对性强的普法宣传内容,结合真实丰富的案例,增加互动环节,吸引居民参与其中,使居民朋友对宣传的法律法规更易理解、接受和使用。
主办单位:长春市二道区人民政府主办电话:0431-84612345
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5379号 邮编:130033
网站标识码:2201050001吉ICP备12003726号-1吉公网安备 220105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