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搜 登录| 注册

街镇风采

首页 > 街镇风采 > 荣光街道 > 工作风采


串起服务“绣花针”织出民生“幸福花”——记荣光街道多元志愿服务
时间:2025-03-17 13:13 来源:荣光街道
【字体: 打印

  “我们小区没有物业,环境卫生清理、基础设施维护基本上都靠我们自己,街道社区在了解实际情况后,就组织志愿者们定期清扫,现在环境变好了,生活的也既安心又舒服。”家住民丰社区水利小区的王阿姨提起志愿者团队脸上总是掩不住的笑意。 

  在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来自长春志愿联盟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来到了民丰社区的水利小区、同兴社区的化油器宿舍,对小区环境进行集中整治,清运垃圾堆放物、粉刷墙体、清理野广告,并利用小区闲置空间,增加绿化面积,进一步美化小区环境。近年来,荣光街道始终在深化志愿服务的进程中深耕细作,聚焦独特需求,以点亮品牌、壮大队伍、优化项目的模式,为居民群众提供更贴心、更暖心的综合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真真切切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办好办实。 

  点亮品牌 

  以“破茧”赋能服务 

  多年来,荣光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在打造“幸福守望”志愿服务品牌的基础上,充分进行资源整合、平台搭建,构建起紧密协作、覆盖广泛、服务精准的志愿服务网络,并将其延伸至11个社区形成“一社一品”,如兴隆社区“梦想学堂”、丰泰社区“爱翼社工”、民丰社区“红立方”等,既将志愿服务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又充分吸纳以长春志愿联盟服务队为代表的多个志愿服务组织,以更精细化的标准使志愿服务走“新”更走“心”。 

  孩子已经在这学习很多年了,有志愿者进行课业辅导,不仅可以日常看管、还可以假期看护,志愿者们既耐心又负责,把孩子送到兴隆社区梦想学堂,我们作为家长很放心。家住万通C区的秦女士表示。 

  帮扶、解困、育人......多年来,荣光街道兴隆社区“梦想学堂”立足“看管难”、“补课贵”等助学难题,不断挖掘资源、整合力量,充分对接居民需求、不断优化服务内容,把“梦想学堂”打造成家长们的“放心学堂”。经历了12年的探索,“梦想学堂”已经成为一个兼具精细化、长效化、项目化的成熟“课堂”。曾经只有课业辅导的“单项课堂”俨然变成了涵盖书法、美术、英语、舞蹈、钢琴的“多元课堂”,“七彩”暑假班、寒假班也办得有声有色,一代又一代的华侨外院和工大人文大学生志愿者们也陪着孩子们一同成长。 

  今天,荣光街道“幸福守望”志愿服务品牌已日趋成熟,在它助推下,街道11个社区均结合辖区实际、自身特色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志愿服务品牌,像“梦想学堂”一样的许多个品牌都在用自己的力量推动辖区的发展和生活的美好。 

  壮大队伍 

  以“接力”凝聚微光 

  “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一直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我们希望通过涵盖多项内容的义诊活动把‘健康直通车’开到居民的‘家门口’,把更多暖心、贴心、安心的服务带到居民的身边。”荣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袁行表示。 

  “义诊进社区”是多年来深受居民好评的志愿服务项目之一,不仅涵盖多项检查项目还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疗建议及日常的饮食调理,使居民“足不出户”就能把病看了,大大方便了居民的生活,提起常态化志愿服务带来的便利与实惠,居民们竖起了大拇指。 

  点点星光,汇聚成芒。迄今为止,我们组建了涵盖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建设、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8项内容的志愿服务队伍,总人数达3619人。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俨然成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困难帮扶、环境净化、理论宣传、文明引导、矛盾调解、关爱一老一小等志愿服务等正在荣光这片热土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用心温暖一座城,用爱点亮万家灯。“义诊进社区”不仅仅是8支志愿服务团队的一个缩影,也是常态化践行志愿服务精神的生动实践,志愿服务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无私奉献精神,是一种社会责任担当。 

  优化项目 

  以“筑梦”温暖万家 

  “叔叔,这边坐,这次想剪什么的发型?”“阿姨,这个新发型还满意?”35日—学雷锋日,荣光街道便民小板凳志愿服务活动在荣光街道宏盛社区举行,来自中国狮子联会春城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带着自己专业的手艺,开展“家门口”的义剪。活动当天,理发师志愿者们早早到达现场,准备好理发工具迎接居民的到来,细心询问每位老人对于发型的需求。一番精心修剪后,居民拥有了新发型,脸上不由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纷纷称赞志愿者们手艺好。“这些志愿者的手艺特别好,总是能剪出令我满意的发型,而且他们特别有耐心,既便利又舒心。”家住宏盛小区的王爷爷表示。

 

  “作为一名青年造型师,今天到社区免费为老年人、小孩等人群理发,我觉得非常有意义,特别是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心里暖暖的,以后我会积极参加志愿活动。”义剪志愿者王雷说。 

  据了解,荣光街道志愿服务品牌致力于打造实施“小而美、惠而实”的精品活动,“幸福来敲门”“便民小板凳”“矛盾调解站”都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涵盖了稳定的青年志愿者1206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5万小时,服务居民7000余人次,不仅用实际行动为群众送去服务内容,也是许多居民心中温暖的存在。 

  至今,荣光街道“幸福守望”志愿服务品牌已经走过了十几年,它始终立足专业化、广泛化、品牌化,齐心协力、见行见效、有声有色。接下来,荣光街道将持续整合优势资源、建强志愿服务队伍、聚焦群众期盼,用更精准的志愿服务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让志愿服务“帮”到点上、“暖”到心窝。(图文:张月) 

  (初审:张月 复审:李腊梅 终审: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