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极推进就业创业。1.开展就业援助、招聘、帮扶等系列活动,全年建成规范性零工驿站2个,开发就业岗位1万个。2.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200人。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人。4.实施“百万大学生留长工程”,实现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留长(二道)人数7400人。5.开展2024年二道区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二、加强社会保障。6.元旦、春节期间,为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确保城乡特殊困难群众温暖祥和过节。7.对全区城乡低保对象、城乡特困供养对象等困难群体开展走访慰问,每户发放价值500元的米、面、油等实物。8.重大节日期间(春节、建军节、抗战纪念日等)走访慰问优抚对象。9.对全区部分重点优抚对象进行体检。10.组织辖区内百名35-64岁城镇低保、特困供养家庭适龄妇女进行“两癌”检查,并提供宣讲、组织协调等相关服务。
三、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11.为45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生活圈无障碍环境。12.为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按标准提供康复训练补助。13.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适配服务。14.按需为因脑血管疾病导致的偏瘫,脑瘫的肢体残疾人提供居家康复训练服务。15.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为240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集中托养和居家安养服务。16.开展残疾人首次创业补贴,对首次创业已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两年以内的残疾人给予扶持资金0.5-1万元。17.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为有就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190人(次)。18.开展乡村振兴农村残疾人产业扶持项目,为辖区内符合条件的20名农村困难残疾人提供产业扶持。19.开展实施残疾人扶残助学金补贴,为符合条件的残疾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人子女发放扶残助学金。
四、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将百岁以上老人高龄老年人生活津贴由每人每月600元提高到800元。21.建设综合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家,建设敬老餐厅或敬老助餐点33家。
五、加强社会化服务。22.开展长春市青少年事务专业化社工服务项目,帮助重点青少年群体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困难,提升其社会交往和社会归属感。23.开展困境儿童关爱小组活动,假期为困境儿童进行课业辅导,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政策宣传,做好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培训工作。
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24. 加速推进4个小区配套幼儿园装修,累计提供公办学前学位870个,促进教育资源优化。
七、持续开展特殊家庭学生资助。25.对困难家庭儿童进行学前教育资助。26.对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学生进行营养午餐补贴。27.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非寄宿生进行补助。28.对残疾学生营养餐进行补贴等。
八、减轻患者医药负担。29.为患慢粒细胞白血病等13种特殊疾病的低保户患者承担医疗救助中的自理、自费费用。30.推进区医院特色医疗服务项目发展,完成区医院透析中心建设。
九、优化医疗资源布局。31.进一步提升全区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完成区中医院工程建设。32.建成东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十、提升群众停车便利度。33.新增限时、路内、前区等停车泊位1.5万个。34.建设停车场3处,预计提供泊位1000个。
十一、改善生活基础设施。35.实施6个老旧小区改造。36. 加强区内彩化建设。重点打造自由大路、东盛大街、临河街等10条街路的彩化。
十二、持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37.开展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工作。38.完成2500户居民未登记房屋确权工作。39.启动实施1个城中村改造项目,计划开工建设安置住房220套。
十三、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40.推动社区代管小区向专业化管理和居民自管过渡,实现全区住宅小区居民自治管理和专业化管理面积占住宅总面积比例达到80%以上。
十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41.持续深入整治非法广告,加强对非法广告的收集、取证、上报力度,严厉打击张贴、散发非法广告行为。42.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攻坚战行动,持续开展“干净人家”评选活动。
十五、持续保障公共安全。43.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通过发放宣传海报、宣传品等方式,普及消防、燃气、电气焊、用水用电等领域安全常识。44.强化区内4处铁路道口安全管理,组织铁路道口监护志愿者培训2次,实施道口常规检查50次,确保铁路道口安全运行,为行人和车辆安全提供保障。
十六、开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务。45.在全区设立25个法律援助联络点,扩大服务群体,为符合条件的基层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预计惠及3万余人。
十七、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46.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无差别”受理事项比例达到80%以上,区级全程网办政务服务事项占比不低于55%。
十八、积极开展科技普及和文化活动。47.持续开展“博士专家服务基层一线行”活动不低于2场。48.“科普专家进校园”活动不低于2场。49.开展公益培训,深入社区开展9场国学讲座。
主办单位:长春市二道区人民政府主办电话:0431-84612345
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5379号 邮编:130033
网站标识码:2201050001吉ICP备12003726号-1吉公网安备 220105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