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民生畅行路 共绘二道文明图"/>
“车厢课堂”传新风,街头引导树标杆
网约车作为城市流动的“风景线”,其驾驶行为直接关乎交通文明。一场生动的文明交通宣讲活动在“学习强国”宣讲学院举行,将“安全弦”“文明尺”送到了网约车司机身边。活动中,通过典型事故案例剖析、交规细则解读、服务礼仪示范等方式,让司机们明白“方向盘握在手中,责任扛在肩上”——不抢道、不随意变道,礼让行人、规范停车,每一个细节都是文明的体现。互动交流环节里,司机们分享接单途中的“避堵心得”“礼让故事”,在互学互鉴中凝聚“文明出行、利人利己”的共识。
“巷陌传声”送安全,村镇共筑防护墙
农村地区是交通安全的重要阵地,也是文明普及的关键一环。带着沉甸甸的安全知识宣传单,二道区交警支队宣传队伍走进村镇院落、深入街头巷尾,将交通安全送到群众“家门口”。宣传单上,图文并茂的案例让人警醒:农用车违法载人的隐患、骑乘摩托车不戴头盔的风险、酒驾醉驾的严重后果……这些与村民日常出行息息相关的内容,通过通俗的语言、直观的画面,变得易懂好记。在村口的小卖部、田间的休息点,宣传人员与村民面对面唠“安全嗑”:“大爷,您骑三轮车接送孙子,一定得慢慢开,戴好头盔”“大姐,赶集路上别让孩子坐在副驾驶,不安全”。针对农村地区常见的交通陋习,他们耐心讲解危害,手把手教大家识别交通标志。如今,村里的广播里常播交通安全提示,微信群里多了“安全小视频”,文明出行的种子正在乡村沃土中悄悄发芽。
“道路焕新”促畅通,设施升级强保障
道路平整是安全出行的基础,也是文明交通的硬件支撑。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出行堵点”“路面痛点”,二道区对岭东路、裕民路、惠工路等主要道路展开全面“体检”与“焕新”。施工队伍科学规划工期,避开高峰时段分段作业,在铣刨破损路面、填补坑洼、重划标线的同时,设置清晰的施工警示标识,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如今,走在这些道路上,昔日的“颠簸路”变成了“舒心道”,坑洼处被平整的沥青覆盖,模糊的标线重新变得鲜明,人行道与车道界限清晰。道路的“颜值”与“功能”双提升,不仅让出行更安全舒适,也为文明交通提供了坚实的设施保障,让每一次出发都充满安心。
从流动的车厢到静谧的村镇,从繁忙的路口到平整的道路,二道区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让文明交通的理念落地生根。这一系列举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既擦亮了城市文明的窗口,也守护了群众的出行平安。未来,随着各方力量的持续发力,文明交通的画卷必将在二道徐徐展开,让每一次出行都充满温暖与安全。
初审:姜超 复审:吴瑶 终审:金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