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搜 登录| 注册

专题专栏

首页 > 专题专栏 > 营商环境 > 服务发展


二道区高标准打造“1+9+N”人力资源市场
时间:2023-05-10 15:26 来源:区人社局
【字体: 打印
  为全面提高就业创业服务水平,区人社局坚持立足二道、辐射长春、面向全省,助力全区“六个现代化体系”建设,协同发展区域人力资源市场,为全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提供一站式的人力资源服务,创造性地提出了“1+9+N”三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模式的工作思路。
  “点”:全面打造“1+9+N”
  “1”即:1个区级人力资源市场:“9”即:9个街(镇)分市场,“N”即:53个社区就业服务站。
  围绕人才“引、育、留、用”等关键环节,以需求为导向,突出综合性、专业性、全面性的建设方向,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打造线下服务主阵地,链接“二道人社”、“二道就业”公众号等资源,梳理汇总“政策包”,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打造线上服务专区,依托市、区网上就业平台,开设人力资源综合服务专区,并同步推出微信小程序、二维码,共享就业服务专线96885,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网上、掌上、码上、线上“贴心式”服务。每年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金秋招聘月”等线上、线下系列招聘会50余场,提供用工岗位2万余个。
  区级人力资源市场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线上招聘功能,拓展了“二道就业”微信公众号的覆盖范围,持续加大对二道区“点快工”就业服务中心的帮扶和支持力度。目前,注册“点快工”APP的务工人员达12000人、雇主超过20000个,每年新增灵活就业人员3000人次以上。今年2月8日,“点快工”就业服务平台已经被正式列入国家级人力资源市场名录。
  “线”:街镇分市场设置“一台四区”
  目前,全区街(镇)分市场全部正式挂牌启用,分市场规范设置了一台四区:接待台,智能自助办理区、信息发布区、交流洽谈区、办公区,并按需设置自助设备、LED显示屏等。
  其中,荣光街道分市场新建“荣光红”就业服务中心,设有“1+6”功能区域,六大服务专区调动辖内如德、信为等人力资源公司,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非公和社会组织,及个体工商户等资源,联合建设银行、九台农商行等金融机构和法务团队,为求职者、大学生与用工企业提供职业介绍与技能培训等服务,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真正实现精准施策、托底安置。
  东站分市场与长春市异地商会联合会、吉林省黑龙江商会、二道区企业家联合会、吉林省宏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众诚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等8大商协会和12家重点企业签订了3年的就业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农业银行二道支行合作,为中小微企业和创业居民提供低息贷款资金支持。各商协会及企业提供用工岗位1000余个,成功输送就业151人。
  “面”:“53个”社区就业创业服务站
  按照“数据集中、服务下延、上下联网、信息共享”的方针,形成覆盖区、街、社区的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做到“一点登录,全面查询”的全程信息化。
  服务下沉原则。牢固“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理念,延伸工作触角,能够在社区办理的就业服务事项,全部下沉到社区。
  整合资源原则。充分整合辖区内用人单位、人力资源企业、技能培训机构、金融机构等有效资源,打造“线上+线下”“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机构”全方位就业模式。
  注重创新原则。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就业工作,突出特色,鼓励创新。进一步推动就业服务更加均等普惠、便利可及,让更多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依托社区就业创业服务站开展劳动力信息收集,建立社区劳动力资源电子信息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做到辖区内劳动力基本情况清、就业需求清、培训要求清、技能水平清、就业去向清等“五清”。联系辖区用工企业,收集用工岗位需求信息,实时发布用工岗位信息、就业信息,对有就业创业意愿的人员提供现场报名、登记服务。及时向群众宣传创业扶持政策,提供小额创业担保贷款等相关服务。
  目前,社区就业服务站正在紧张地建设之中,已经完成了工作方案的制定及前期规划,试点社区正在设置人员及工作流程图,配备相关办公设施。 
  下一步,二道区将全面推进就业标准化和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实施二道区智慧就业系统平台建设,促进就业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实现区、街(镇)、社区三级人力资源市场信息互联,无缝对接,全面采集、统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