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搜 登录| 注册

专题专栏

首页 > 专题专栏 > 营商环境 > 信息速递


人民日报看吉林:“多想想、多看看,主动发现需求”
时间:2024-10-15 09:30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 打印

  回应群众诉求、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难题

  三名社区干部的一天(基层治理新实践·党员服务在一线)

  本报记者 刘以晴 李 蕊 王 丹《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0日 第 10 版)

  

  图①:吉林长春市二道区吉林街道热电社区热电一区网格长潘卉(左二)在热电社区活动室组织文化活动。  本报记者 刘以晴摄  图②:山东曲阜市鲁城街道阙里社区党委书记王长青(右)在“诚信一条街”了解商户情况。  杨国庆摄(人民视觉)  图③:江西新余市渝水区孔目江社区团支部书记欧阳枫(左一)在汽运小区和居民代表交流,收集意见建议。  凌厚祥摄(人民视觉)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是基层自治的基本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层基础”,强调“通过社区这个平台,办好‘一老一小’等民生实事和公共事务,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是中国特色基层治理的显著优势,要把这一优势发挥好”。

  社区虽小,连着千家万户。社区党员干部天天同群众打交道,要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决。民生实事办得快不快、好不好,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基层干部工作成效的重要标识。近日,本报记者跟访社区干部工作的一天,记录他们如何主动发现需求,把社区工作做到位,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

  一个社区网格从老旧到整洁

  “多想想、多看看,主动发现需求”

  早上7点半,潘卉打开手机,在居民微信群中发送通知:“养老保险资格认证工作开始,请符合条件的居民在线上认证。不会操作的居民,可前往党群服务中心,由社区工作人员协助办理。”

  今年是潘卉在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吉林街道热电社区热电一区担任网格长的第八年。热电社区是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企业家属楼,居民大事小情,一度由企业负责。“社区能干些啥?”潘卉初到社区时,一些居民常常这么问。

  潘卉步行前往党群服务中心,路上遇到住户,便凑上去聊几句。

  “旧改后,其他楼栋门外都架了晾衣杆,咱三栋咋没有?”李大爷说。

  “别的楼栋都完成水管改造了,啥时候轮到咱?”牛大哥问。

  …………

  潘卉一一记下,对居民们说:“别着急,我问问旧改部门,一有消息马上告诉您。”

  2021年,热电社区被纳入长春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今年秋季,旧改进入收尾阶段。旧改过程中,潘卉主动联系业主,了解改造需求,告知施工时间节点,让居民了解更多相关情况。

  “问需有技巧。”潘卉说,“有时候直接问,人家一时也说不清楚,但‘闲唠嗑’时,就会提到自己还缺啥。多走动,彼此熟悉了,工作会更顺手。”

  到办公室,潘卉刚一坐定,立即把收集的信息整理呈报上级。哪栋楼下水道还需要改造、水管哪年建成、一楼是否改为独立下水道……列得清楚,理得明白。

  “这些细节居民可没说,你怎么知道的?”“旧改工作很重要,我早早就下了‘笨功夫’。”潘卉从抽屉里搬出一本厚厚的笔记,里面记录着下水道结构、社区排水井分布、旧城改造对接部门、项目施工时间等情况。

  从老旧小区改造,到日常邻里纠纷调解,潘卉始终坚持“以心换心,哪有事到哪儿忙”,逐渐赢得居民信任。

  这份认可,让潘卉推进工作更顺畅。此前,不少居民圈占小区空地,搭建铁皮房堆放杂物。旧改时,铁皮房需要全部拆除。接到任务后,潘卉首先找到几位豪爽热心、颇有声望的居民,讲明情况。“有位大哥叫王洪升,听完立马决定‘我先拆’。”潘卉记得清楚。现在社区道路宽敞干净,不见一处私搭乱建。

  下午3点多,日头正盛,估摸着居民午睡结束,潘卉又开始“巡网格”。在刚刚建成的社区充电桩前,田阿姨正在通过手机进行缴费。田阿姨的老伴常年依靠电动轮椅出行,以前她经常靠“拉飞线”充电。

  热电社区老年人占比超22%,类似情况很多。潘卉发现问题后,主动与吉林街道、二道区政府沟通,利用旧改的机会在社区里建起充电桩。“一天小区走两趟,不单要听居民的反馈,还要多想想、多看看,主动发现需求。”潘卉说。

  “我家下水管掉进杂物堵住了。”晚上8点10分,回到家的潘卉接到电话。“大姐,您别急,这件事应该是物业管,我把他手机号给您,有问题再跟我说。”潘卉耐心解答。

  有些居民习惯所有事都找社区,是因为过去社区、物业责任划分不清晰。潘卉说:“现在,社区也会引导居民,让大家了解啥事儿该找谁,提高效率。”

   

      初审:赵炀       复审:王爽        终审:刘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