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应急管理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紧紧围绕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等重点任务,不断开创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新局面。
具体目标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不断提高安全治理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按照上述要求和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实干担当作为,持续抓好班子建设。
坚持理论引领,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聚焦主责主业,全力以赴抓业务能力提升,带领全局党员干部凝心聚力抓好各项工作。一手抓安全生产,一手抓应急管理,两手抓,两不误。扎实做好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力打赢安全风险防范这场硬仗,以安全发展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不断深化以案促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号召全体党员干部持续强化“纪在法前,纪比法严”的意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铸牢理想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实现自我净化,不踩底线,远离红线,始终做讲政治、守纪律、懂规矩的“明白人”。
(三)时刻站稳政治立场,增强干部作风建设。
以文明执法为抓手,加快作风转变,明确执法检查内容,找准执法检查法律依据,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面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号召带动全局干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增强定力,营造求真务实、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四)明确重点目标任务,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重点谋划十项任务:
一是拉紧监管责任链条。在持续推动区级党政领导干部和部门安全责任清单落实落细的同时,将责任体系进一步延伸到街(镇)、社区(村),强化监管末梢,夯实监管基础,完善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体系。
二是完善风险管控机制。在持续坚持重大风险隐患研商例会的基础上,启动区域风险系统评估,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区域风险分布图,按照“一点一策”的方式,逐点制定全流程管控措施,形成管控手册,实现“换人不换岗、到位就会管”。
三是创新监管工作机制。启动隐患排查公示机制,将所有检查留痕内容在生产经营单位的明显位置进行张贴,促进检查人员规范检查的同时,让所有人员对生产经营单位的隐患进一步了解,既可以及时规避危险,又可以推动企业积极落实隐患整改。
四是开展隐患持续整治。用综合整治构建常态化监管体系,用专项整治集中攻坚隐患问题,用阶段整治确保重要时间节点安全,年底前确保重点企业至少完成2轮闭环检查,非重点企业至少完成4轮全面排查。
五是细化隐患整治流程。在现有的“隐患闭环管理办法”基础上,起草制定“排查—评估—登记—预警—治理—验收—销号”七环闭合式隐患综合治理机制,形成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从而严控隐患增量,消除风险存量
六是提升安全执法效能。出台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明确协作举措,优化办案流程,加强工作保障。持续深化基层应急管理委托执法改革,将提升基层执法人员业务能力作为首要目标,持续开展教育培训和实战教学。
七是构建科学应急体系。从完善、整合区级各类综合、专项预案入手,构建上下互动、横向联动、一键启动式的预案体系。以提升政企协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为目标,有计划的组织开展系列应急演练,其中,中小微企业做到全员参与,重点企业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高危企业按月开展。
八是公示应急典型实例。着手打造幸福小区、平安企业以及防汛、抗旱先进单位等一批典型,同时,深挖各类案例,公示一批违法违规反面典型,实行正向引导和反向警示相结合的措施,进一步夯实企业主体责任。
九是强化应急科技支撑。对双重预防机制平台功能进一步拓展,在将行业、专业监管部门纳入“智慧监管”流程的同时,把自然灾害、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领域逐步纳入平台系统,用科技手段促进全区管控能力的整体提升。
十是丰富教育宣传渠道。结合区情实际和季节特点,每月一个宣传主题,实行常态化警示教育。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在通过公众号、宣传栏、电子屏等常规渠道加强宣传的同时,采取组织有奖竞答、主题汇演、社区活动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将安全教育覆盖到每个角落。
主办单位:长春市二道区人民政府主办电话:0431-84612345
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5379号 邮编:130033
网站标识码:2201050001吉ICP备12003726号-1吉公网安备 220105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