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搜 登录| 注册

政府信息公开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五公开 > 决策公开 > 工作计划


二道区远达街道2025年工作计划
时间:2025-01-14 17:00 来源:二道区远达街道
【字体: 打印

(一)筑堡垒、强作为,实现全面从严治党新进步。扎实开展思想教育。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常态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积极探索党员教育培训新模式,运用“集中授课+实地教学+互动交流+结业考试”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筑牢党员干部思想根基。培优建强干部队伍扎实推进干部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引导干部以“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担当,自觉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敢为善为、奋发有为。坚持以上率下抓好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做实做细巡察“后半篇文章”,切实推动巡察整改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持续激发党建活力。树立“品牌+中心”的创建思路,按照“党工委搭台、各家唱戏”的思路,举办优秀基层党建品牌公开展示评选活动,多角度全方位交流优秀品牌创建经验做法,以典型示范辐射带动品牌创建全覆盖开展,以品牌创建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

(二)攻项目、强服务,实现经济发展新突破。强化招商引资。持续开展“全员大招商”行动,将招商引资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为招商引资企业数量实现保障。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积极建立合作关系,做好日常沟通对接,实现资源共享,保障招商引资企业质量。优化助企服务。持续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加强与企业对接,帮助企业解难题、拓市场、育新机、增后劲。计划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聘请相关专家围绕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分析等方面为辖区企业进行专题讲座,着力打造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细化有效培育。对2024年已落位未入库企业进行梳理调研,了解企业实际,有针对性指导和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尽快实现产出并达到入库条件,力争全年实现企业入库5户以上。

(三)抓治理,促发展,实现城市品质新提升。推进城市管理长效常态。提升建设管理水平,持续推进“一街一路”示范区域建设,高标准开展乾安路精品街路设计和建设工作。深入推进卫生城市创建,聚焦主次街路、背街小巷、小区楼道等薄弱环节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推进河道治理提质增效。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探索实施自然生态河道创建,建立健全街道、社区两级河长组织体系,以高位推动、综合治理、从严执法为核心,持续强化各级河长职能,通过日常巡查、专项督查等方式,确保河长制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征收工作平稳持续发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小白桥征收地块为重点,加快推进小白桥一号地块远达石墨厂的补偿发放工作,尽快交付净地。配合征收办督促开发企业对小白桥二号地块等项目存储资金尽快启动各项目。对已启动的项目加大协商力度的同时,推进法律程序。

(四)夯基础、稳根本,实现基层治理新进展。坚持稳定发展。聚焦“防风险、保平稳”目标,深化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化解等机制,深入排查征地拆迁、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纠纷综治维稳等重点领域,以网格为基本单元开展大排查,务必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行动,全力推进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坚持安全发展。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定期研判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灾减灾形势,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联动机制。狠抓安全培训教育,组织开展消防演练、邀请专家开展培训、实地走访等,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建设、抓好企业负责人安全责任、抓好居民群众安全素质,建立安全生产宣教“一盘棋”格局,打通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坚持振兴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壮大集体经济、解决民生痛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努力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加强项目合作,开展技术引入,通过推动草莓、葡萄等特色种植产业规模化、品牌化,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盘活代管土地资源,探索更多更高效合作模式,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五)惠民生,增福祉,实现百姓生活新品质。更大力度做好民生供给。持续升级打造敬老餐厅,开展家庭帮扶、慈善救助、扶老助残等民生项目,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提升餐厅性价比,打造人情味、烟火味的敬老餐厅,切实解决老人“用餐难”的问题。更实举措做好民生保障。持续开展城乡居民养老、医保工作,持续开展低保、特困、临时救助工作,开展助残、老龄、殡改、抚恤优待等工作。重点打造全龄服务体系,集红心物业、敬老餐厅、嵌入式便民服务综合体、网格党群直通站、“泰暖民心·民呼我为”工作室以及特殊群体就业创业基地等多功能服务项目于一体的社区生活综合体。更有温度做好民生服务。持续打造“家门口”文化生活圈,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整合各领域资源,开展文艺汇演、最美志愿者评选、民俗活动、DIY手绘插花等,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丰富辖区群众的文化生活。培育多样文艺队伍,依托街道、社区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社区业余文艺骨干为主力,按照“一社一队”的标准,组建多样化的文艺队伍,增强基层活力。


初审:徐晓萍  复审:王丽苹  终审: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