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商引资工作
(一)进一步优化招商工作机制。围绕全年招商引资指标任务,以“项目为王、招商为先”的原则,紧盯重点单位,锚定重点区域,完善重点机制,打好打赢招商引资“攻坚战”。圈定重点单位,集结招商“主力军”。按照压实量化指标、充分转化优势、形成工作合力的思路,突出开发区和国有平台公司的资源优势、制度优势,侧重商务、发改、工信、科技、各街镇等关键部门行管和属地优势,发挥人大、政协和统战部(工商联)的组织优势,全力以赴提升招商引资实效。突出重点区域,拓展招商“朋友圈”。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川渝经济圈等经济发达省份和地区,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定向招引符合我区产业发展方向的建链、强链、补链企业。明确重点制度,用好招商“压舱石”。科学严谨制定任务指标,强化招商成果运用,所有参与招商单位由“一把手”亲自挂帅,确保高质量完成招商任务。
(二)进一步优化产业园比较优势。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打造二道招商引资“新名片”。完善设施功能。探索引入绿能供电、燃气供暖、智能供水等新型能源与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切实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落地成本。在多方调研、充分比价的基础上,以最大的诚意招引企业落位。体现服务温度。对重点招商项目实行专人负责制,为项目提供“全周期”一对一专属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的各项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三)进一步优化招商资源图谱。着力筑牢“图、册、库、谱、片”,全方位、立体式招商资源基础,为招商引资工作科学决策、精准对接、全面展示提供有力保障。
(四)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举措。树立“有投资贡献、可入统入库、能聚集人气”三个目标,探索运用“股权+、基金+”新模式,打出资源招商、资本招商、场景招商组合拳。围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谋划一批、发展一批、打造一批相关项目。
二、商贸工作
(一)完善区域发展规划,持续强化统筹设计。围绕城乡商贸业一体化建设,结合二道区发展现状及特点,研究出台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引进汽车4S店和电商平台等大宗商品行业及新型消费业态,强化城乡协调联动,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提升区域经济建设整体质量。
(二)持续开展促销活动,引导市场消费升级。积极组织区内大型商贸企业利用全市消费券契机,开展让利促销活动,充分激发消费活力。同时,积极承接市级消费券、同步开展各种品类消费活动。
(三)打造特色夜市品牌,繁荣夜间消费市场。结合长春市活动部署安排,广泛动员区内夜间消费集聚区、特色街区、大型商贸企业开展夜间促消费系列活动,重点打造4处以上具备区域特色的夜间消费场景,精心打造特色网红打卡地,让烟火气息点燃东城消费新动力,充分繁荣活跃夜间消费市场,形成标志性夜间经济项目。
(四)精准帮扶辖区企业,落实惠企政策保障。推进各类政策保障落地落实,组织符合条件的商贸企业申报中央、省、市、区各类专项资金,助力商贸企业拓宽销售市场。
(五)强化对外交流互通,赋能区域经济发展。加大力度培育会展经济,积极组织辖区内商贸企业参加服贸会、进博会等国内、国际重要展会,强化企业对接合作,扩大销售渠道。培育壮大区内外贸企业,利用外贸培训会、国内外展会等契机,强化地区之间经贸交流,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扩大企业进出口规模。
三、安全生产工作
完善商贸领域安全生产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有效提升企业(商户)责任意识、监管人员能力水平、安全工作规范有序,形成商贸领域安全生产“1+9+N”管理体系。“1”即由商务局牵头开展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并负责99户重点商贸企业安全生产督促检查、宣传引导;“9”即由8街1镇组成9个商贸领域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巡查队伍,配备专人负责其他商贸企业安全生产督促检查、宣传引导,提报重大隐患及疑难问题等;“N”即由各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专业监管力量,根据安全隐患问题不同,提出专业整改意见或依法开展行政行为。切实做到隐患找得到,问题改得了,违法管得住,督促全区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形势向上向好。
初审:王宇 复审:王丽苹 终审:刘丹
主办单位:长春市二道区人民政府主办电话:0431-84612345
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5379号 邮编:130033
网站标识码:2201050001吉ICP备12003726号-1吉公网安备 220105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