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站便民服务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建立三级医院首诊,发挥区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双向转诊优势
(一)区政府先后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同时,为进一步加快全区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由吉大一院乐群院区、长春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及长春市中医药东区组建专家团队,不断发挥分级诊疗体系作用,组织专家走进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英俊镇卫生院,开展巡诊会诊、医疗讲堂等活动,仅23年累计会诊4871人次,讲堂答疑超4500人次。当前,一条以吉大一院医联体为龙头、区级医院为中坚、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为网底延伸的三级诊疗体系已在我区铺开,真正缓解和改善了我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三甲级别的优质诊疗服务。
(二)目前我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做好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的同时,还可以处置一些如发烧、感冒、轻微外伤等简单问题,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便利,并将慢性病患者留在社区,实现预防与治疗的双轮驱动;与此同时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康复和理疗服务,如日常的康复治疗,病情监测等等。通过社区医院实现“就医分流”,减轻医院人满为患的压力,提高诊疗质量与效率,从而缓解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三)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疗康复护理服务领域的特色优势和在健康服务业中的优势,现我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全部成立中医馆,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全部成立中医阁。在为65岁以上老人、0-36个月儿童进行健康体检时,均提供中医体质辨识及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健康指导,并通过中医四诊为患者提供诊疗方案,结合中药及针刺、推拿、拔罐、灸类、敷熨熏浴类等中医诊疗技术为患者减轻病痛。我区现已成立二道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中心,推广中心成员积极参加市推广中心培训,并将所学的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到临床,同时为辖区内所有中医师进行技术培训及指导,扩大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覆盖面,全面提高社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救治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切实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
二、短期培训提高社区卫生中心临床救治能力
(一)协同配合,增强卫生医疗队伍建设。一是广泛引才,通过公开招聘、“乡聘村用”等方式不断充实在编人员队伍。在2022年、2023年长春市事业单位招聘中,区卫健系统招聘专业技术人员65人。在2022年吉林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县聘乡用”“乡聘村用”专项招聘中,为二道区英俊镇卫生院招聘5名乡村医生。二是科学育才,开展继续教育、经常培训、选送骨干到吉大一院进修,组织岗位练兵技能竞赛,不断提升队伍能力。优化选人用人程序,建立卫生健康系统干部人才培养选拔机制措施,进一步强化卫生健康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整体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三是用心留才,通过“东城梧桐”引进博士人才1名,积极落实3名“区级专家”和“人才强卫”体系34名骨干激励政策,做到人尽其才、人岗相宜。
(二)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层医疗设备投入。2024年我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与保障能力,更新、配备颈腰椎治疗多功能牵引床、经穴治疗仪、特定电磁波(TDF)治疗仪、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双头型、医用级透药治疗仪、口腔科消毒封装机、口腔科高压蒸汽消毒器、口腔科便携式X线机、阴道彩超、便携式彩超、心电图机、艾灸理疗仪等医疗设备,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三)区卫健局结合辖区医疗机构工作实际,邀请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乐群院区、长春市中医院东区、长春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二道名医专家团队开展二道区卫健系统提高医疗质量周期性培训。培训体现“两新两长一针对”特点(即内容新、形式新,跨度长、周期长,针对性强),授课专家结合区属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基础差、底子薄、业务水平低实际情况,从理论基础、专业特色、临床能力等多个角度出发,切实帮助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三、建立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
基础层面上,以吉大一院乐群院区为牵头单位,区人民医院为核心,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英俊镇卫生院为成员,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网底,组织家庭医生团队诊疗、随访辖区居民,建立并开放居民健康档案,为分级诊疗“信息速递”“数据跑腿”“基层兜底”提供有力依托。两个体系互为依托、互为支点,有效优化区内就诊流程,压实各医疗单位责任,有效运转三级诊疗体系,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格局。
初审:谢元博 复审:吴泽宇 终审:陈星
主办单位:长春市二道区人民政府主办电话:0431-84612345
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5379号 邮编:130033
网站标识码:2201050001吉ICP备12003726号-1吉公网安备 220105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