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属地管理、全域化管理和城乡一体化管理的新模式新格局
做好“沉下去”的落位。按照《二道区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部署要求,在城管执法和环卫保洁“双下沉”基础上,进一步落实街道属地主责机制,使街道做到“五有”(有责任、有权利、有队伍、有条件、有标准),并按照“五有”要求,推进城市管理任务的落实,形成了“区街双管、以街为主”的城市管理新机制。《方案》实施以来,街道主体作用发挥较好,执法中队、保洁中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与街道配合得力。
做好“补进来”的功课。对改革后我局新增加的园林执法、市政执法和废旧物资回收执法职能进行逐步交接和落实,确保了执法改革不挂空挡、不留真空地带。职能交接以来,处置园林绿化问题21件;市政公共设施问题26件;道路挖掘问题15件,实践中逐步提升综合执法能力。
建好“数字化”的平台。我区城管数字化平台升级建设持续完善健全,形成了先发优势,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处在领先位置。区二级平台技术先进、资源丰富、运行良好;街镇三级平台建设不断推进,功能不断提升。2018年区平台共受理案件20969件,与2017年相比增加了4778件,同比增涨31.5%;案件处置率由95.3%提升到99.68%。《长春日报》、《吉林广播网》对我区平台建设予以报道;市市容环卫局对我区平台建设进行了调研指导,推荐交流了我区的平台建设经验。
二、实施“走遍二道”精细化管理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工作标准,市容市貌品质大为提高
深入开展“走遍长春”精细化管理专项行动是市里确定的城市管理重点任务,我们结合二道实际,实施多项举措,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1.发挥街道主体作用,确保精细化管理落实到位。制定了《落实健全城市管理体系及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建议》、《2018年二道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要点》和《二道区城市管理考评细则》,经区政府审定批准下发,并与街道、财政、审计、住建、法制办及区相关垂直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征求意见、修改完善,针对城市管理改革后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管理方式,对街道的管理职责、机构设置、工作运行、队伍建设及资金保障等,均作出了明确规定,为发挥街镇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推进属地管理、履行主体责任,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同时围绕“属地主责、权责明晰、快速反应、精细精品”的要求,解决街道在城市管理工作落实中的困难和问题,经调研、协调、请示,区政府专门给街道划拨城市管理专项资金,并制定下发了《城市精细化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范了资金使用范围、使用办法及相关注意事项,解决了在城市伤痕修复中,怕出问题“不敢花钱”、不熟悉规定“不会花钱”、没有依据“不能花钱”的难题,做到给任务、给支持、给保障,进一步完善了街道落实主责管理职责机制。
2.深化6个专项整治,持续治理城市管理重点突出问题。
根据年初工作部署和阶段性的特点规律,我们根据不同的时机和任务重点,指导街道有针对性的开展6个专项整治。
整治牌匾广告。重点抓好审批、设置、管理三个重点环节,实行层级负责制严把审批关,从初审、终审各环节层层落实责任,并做到每一处牌匾广告设置、门面装饰装修先期先行告知指导、中期跟踪服务、后期有效监管。同时,多查勤看,严格规范牌匾广告设置,加大查处力度,对239块未经审批、擅自设置、存在安全隐患、陈旧破损的牌匾广告依法进行拆除;对942块各类墙体杂牌和指示牌进行了清除。
整治违章占道。采取定岗定位管理和往返机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将执法力量合理分配,持续对各类违章占道进行清理整治,对擅自占用街路从事经营活动的流动商贩进行清理取缔,共清理占道经营2.55万处;对桥头占道洗车和临街商家占道修洗车辆进行常态化巡查监管,共清理占道修车、洗车2533处;对沿街商家外溢经营进行规范管理,共清理坐商外溢9453处;对日常巡查中发现的占道物堆放物及时进行清理,共清理1.39万处、2306车;对未经审批擅自占用街路进行商业宣传、促销活动进行查处,共清理违规临宣2662处;对利用替代物占用停车泊位现象进行整治,共清理占用停车泊位2306处。从今年4月份开始,我们集中清理全区范围内的僵尸车和待报废车辆,截止到目前,清理僵尸车495台,预计剩余40台11月末全部清理完毕。12月与交警、街道核实每台登记造册车辆信息,确认无误后登报公布信息,2019年3月将车辆全部报废。这项工作受到了市里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广。
整治露天烧烤。制定了专项整治方案,成立了组织机构,组建了专业队伍,建立了“一家一档”的基础信息档案,实行了属地中队、办事处、社区、保洁分队四级包保制度。开展了集中宣传活动,共发放、张贴政府公告等1200余份。成立了由市容环卫、公安、工商、食药监等四家成员单位参加的督导组和联合整治执法队,共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0次。同时,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依规对流动从事烧烤经营、占道经营进行清理取缔。累计出动综合执法80余次,清理规劝烧烤业户416处;依法收缴烧烤炉具37套,其他经营工具及物品518件,取缔露天烧烤30处。现有固定经营场所的业户全部退路入室,降低了烧烤对城市空气的污染程度。
整治非法广告。将区局原有的专业清刷队伍下沉各属地街道办事处,通过科学划区、分组作业等措施,落实管理职责,对市政街路两侧的各类非法广告进行专业化清刷、清除全覆盖,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清刷覆盖的质量和效果,共清理非法广告111.8万张。利用非法广告电话追呼系统,对涉及的170个电话号码24小时不间断进行追呼,对涉及的行为人依法依规进行行政处罚。同时,各街道办事处采取向第三方购买服务的方式,组建专业清刷队伍,对无名街路两侧、开放式小区、弃管小区以及楼道内存在的非法广告、张贴物进行清刷清除。加强疏导,设立了2000余个便民张贴板,规范信息发布渠道。
整治渣土运输。确定实行属地监管与专业监管相结合的工作运行机制。白天主要由各执法中队监管,夜间主要由局直属中队进行监管。并对各自的责任划分和工作衔接作出了规定和要求,确保责任到位,对接顺畅。同时,实行路面巡查、定点检查和跟踪追查相结合方式,全天候严厉查处甩泥带土、乱倒乱卸、无证运输、沿街撒落等违规行为,并依法依规对违规运输车辆进行暂扣,对涉及单位和人员实施行政处罚。在此基础上,从源头加以监管,深入现场与施工方签订责任书,建立渣土出入场所档案,实行“准运证”制度,在主要工地出口安装监控,实施数字平台全时监管,全面管控城区渣土运输行为。共检查运输车辆810台次;对273台车的车主进行了行政罚款,共计罚款39.12万元。此项工作多次受到市里肯定。
整治环境卫生。我们按照全时监管,深度保洁的要求,全面提升环卫保洁工作。采取机械化和人工相结合,白天巡查和夜间清扫相结合,集中突击和分片包保相结合等各种方式,对全区的124条市政街路以及背街小巷、无名街路和散居小区进行日常清理保洁。全区街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5%,主要街路达到100%。在春秋两季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并结合黑臭水体治理及环保督察,积极参与整治行动,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利用休息时间,累计出动人员万余人次,出动车辆700余台次,共清理清除垃圾3.2万吨,为属地完成河道治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冬季清雪过程中,我们坚持以雪为令,科学统筹,坚持“机械化作业为主,人工为辅,雪中清雪,边清边运”原则,充分利用信息化指挥平台,提高清雪效率,使我区的清雪工作做到了安全、高效,多次受到上级的肯定。
3.勇于冲锋,敢打硬仗,全力保障好拆违护建工作。
在拆违护建任务上,我们注重锤炼作风,摔打队伍,全年共配合街道和征收办开展拆违和护建50余次,共拆除违法建筑455处、5.27万平方米,为我区征收工作取得全市领先的成绩发挥了积极的保障作用。保障东站和吉林街道拆除了中锋小区和武夷嘉园的高空违建,解决了多年遗留的拆违难题。为了确保征收顺利,我们与征收办合力协作、攻坚克难,先拆违后征收,以拆违促征收;为了增强工作效率,我们采用了超常规的办法,及时拆除了影响征收效果的违章建筑。为此,尽管被起诉输了官司10余次,但为区里提高征收效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高标准完成好新增重点项目任务,努力提升我区的市容环境品位
去年以来,根据省、市、区部署安排,临时增加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厕所革命、垃圾分类这3项重点项目任务。我们在工作中边干边学、积极推进,做到进度服从质量,力争达到精品。
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推进顺利。年初开始,我们指导英俊镇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通过购置机械设备、组建保洁队伍、建设环卫基础设施的方式,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的治理。目前,已购置各类机械设备42台;招聘保洁员132名、司机27名;在英俊镇7个村每村建设垃圾转运站1座、加水站1座和公厕1座,从10月份正式开始运营,初步实现了“户投放、屯收集、村转运、站集中、区统运”的运行模式。
厕所革命项目全面展开。今年我区在市里的部署下,计划新建、改建、新开放各类公厕137座,经过前期的可研、设计、造价、评审等工作,已于10月中旬完成了所有建设工程的招标工作,目前正在紧张的开工建设中,力争今年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明年开春进行内部装修,预计在明年5月份交付使用。工作中,我们积极想办法,解决因部分居民阻挠而存在的选址难、施工阻力大的矛盾。一方面,耐心的做好群众工作;另一方面,反复论证,力争达到科学合理、减少矛盾。施工以来,我们主动调整了对燃气供水管线及对居民影响较大的8个点位的公厕,对于部分居民的无理阻挠,我们也进行了有力的护建行动。目前看,总体进度比较顺利。
垃圾分类项目稳步启动。长春市作为全国46个试点城市之一,自今年起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工作。我区确定试点单位共计113家(103家公共机构及相关企业)和10个封闭式物业小区),区政府成立了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二道区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各成员单位垃圾分类工作职责。我们在垃圾分类宣传、收集、运输、回收和处置等环节进行准备工作,目前除宣传和处置站建设,其它内容招标等工作已有序进行。下一步,将在区召开动员大会的基础上,与宣传部等相关部门及各试点单位共同努力,高标准推进试点工作。
四、党建工作扎实推进、落地见效,不断夯实作风建设根基。
强化班子建设。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理论学习制度,认真履行主体主责。班子团结勤奋,密切合作,党组和基层班子成员带头讲党课;党组班子开展“一线工作日”活动;每月坚持开展联系基层群众“直通车”活动;班子成员坚持每月下基层调研,全年为一线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60余件。
强化作风建设。在队伍建设方面,扎实开展干部作风大整顿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培养执法队伍敢担当、顾大局、讲奉献精神,在急难险重任务和关键时刻,敢于冲锋,勇当先锋队、尖刀班,吃得住辛苦,受得住委屈。在执法行动中,全年发生冲突10余次,受伤10余人,但没有影响大家的士气,执法队伍做到了讲大局、讲奉献、敢冲锋、敢打硬仗。在职工中开展了《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演讲,在参加区总工会组织的演讲比赛决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并代表区参加了全市比赛,较好地展示了二道环卫人的风采。2018年我局涌现出“青春无悔、扎根环卫30年”的市劳模、环卫工人张秀霞、“拼搏奉献、汗洒乡镇”的英俊执法中队队长赵海钧、“不惧辛劳、奋战街路”的保洁处处长李丛、“勇挑重担、开拓进取”的运输处处长陶治、“革新求变、争创一流”的信息办主任段晓磊及“严格执法、奋勇担当”的直属中队长李永刚等一批先进典型。东盛保洁中队长于淼被长春市评为“长春好人”和“三八红旗标兵”。
强化廉政建设。新时期新形势下,对廉政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工作中,我们党组一班人能够努力加强学习,提高自悟性和自觉性。通过认真汲取他人及本单位一些问题的教训,及时抓好警示教育,努力使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消灭在萌芽和初始状态。今年以来,我们重点围绕公车使用、廉洁执法和自律守法等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排查和教育。局内查处2起公车私用问题,相关人员受到了严肃处理,为严肃党纪政纪起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
落实脱贫攻坚。针对我局的扶贫任务,开展送温暖活动,先后5次到包保村或贫困户家中深入了解情况,拿出有效举措解决实际困难。局4个党支部与双阳区齐家镇永安村、卧龙村、官地村、范家村结成帮扶对子,将每名贫困户对应到我局每一名党员身上,实施“一对一”包保,因户施策,为4个村解决实际难题。针对我们环卫工人群体本身贫困户较多的实际,在区政府的关怀下,我们积极联系协调区政协、区政法委、区总工会及社会各界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利用环卫工人节、元旦、春节节点,为贫困环卫工人捐款捐物,做到“帮扶部分人、温暖众人心”。
党建工作为队伍建设注入了动力。9月份,经市局推荐,我局代表长春市接受国家住建部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巡查督察,我们的执法队伍建设工作经验得到国家巡查组肯定,《“六个形象”塑造忠诚履职担当队伍》的经验做法,在《中国建设报》刊发交流。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感到有以下三点体会,需要我们认真深入总结和保持下去:一是牢牢把握好党建引领这个核心,才能打牢班子和队伍建设的思想基础。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思想基础不牢,奉献担当也就无从谈起;二是营造风清气正的内部环境,才能激发动力,促成合力。从班子到队伍,要强化责任,清除内耗,才能精神振奋,轻装上阵;三是紧盯问题,破解难题,才能找到新的发力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保持就是落后,不攻课题就会制约前行。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注关怀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城市管理无终点,每天都是零起点,面对新的标准和要求,我们也感到了压力和不足。1.执法和环卫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行政执法能力上,部分干部还存在着做群众工作能力不强、解决棘手问题方法不多、针对体制改革中新的执法内容掌握不透的问题,环卫三处的班子和干部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提高。2.廉政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今年先后出现了4起违法违纪的问题。通过认真反思,我们感到在新形势、新要求、新标准的形势下,我们对廉政建设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对抓廉政教育的方法还需进一步改进,落实廉政制度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增强,尤其对环卫三处廉政建设的指导和监督上还需进一步用力。3.城市精细化的标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消除死角、盲区方面,保持经常化及全域全时精细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标准。
编辑:王蕊
主办单位:长春市二道区人民政府主办电话:0431-84612345
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5379号 邮编:130033
网站标识码:2201050001吉ICP备12003726号-1吉公网安备 220105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