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在党建实践中不断提升党性修养
1.强化政治理论武装。一是始终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区重要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并作为局党委(扩大)会议及全局党员干部日常理论学习的首要内容。截至目前,共召开局党委(扩大)会议18次;二是按照区委开展5A+标准化党支部建设方案要求,制定局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细则。截至目前,局领导共讲党课3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三是加大积极分子培养力度,2022年共有三名同志被确定为党员积极分子,一名同志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四是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认真开展党务政务公开工作。重点做好重要节点和敏感时期舆论监管,从行政执法和防灾减灾入手,收集、研判、处置社会舆情,构建意识形态新格局。
2.扎实推进以案促改。一是按照区纪委相关文件要求,围绕“从严治党缺失、党风廉政建设不强、制度监管不力”等方面,深入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共查找出6个具体问题并全部整改完成;二是进一步完善“三重一大”、一把手“五个不直接分管”等制度,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切实转变作风,不断强化“纪在法前,纪比法严”的意识;三是组织党员自学《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观看《警钟长鸣》《以案为鉴》《迷失(二)》等警示教育片,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拒腐防变能力。
3.持续抓好疫情防控。一是力求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统筹兼顾,局党委先后组建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应急物资保障分队和安全生产监管分队,举全局之力配合我区疫情防控工作;二是总计调拨应急物资124批次,为相关部门提供帐篷、棉被、照明设备等各类物资11147件(台);三是疫情防控期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区危化、建材等生产经营单位开展检查63户次,查出隐患29处,整改26处,整改率89.66%。先后印发安全生产警示通报、提示函、通知27份,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序。
4.用心做好民生实事。按照机关党工委“党建引领幸福小区”建设工作要求,全局党员干部深入光荣社区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党员“双报到”、认领群众“微心愿”、领办“急难愁盼”事项、认领“幸福小区”创建活动实事项目等活动。通过捐赠爱心桌椅,安装“爱心暖帘”等具体举措,积极为社区党建出谋划策,得到了街道、社区和居民的一致好评。
(二)坚持在职能发挥中促进工作成果转化
1.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一是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演练”“十小场所”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等安全生产专项行动16个。直接监管方面,对危险化学品、粉尘涉爆、有限空间、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领域进行检查。截至目前,共组成56个检查组(次),派出129名检查人(次),共检查56户企业,查出隐患248处,整改隐患244处,整改率98.39%,同比增长3.39%。制作56份现场执法检查记录,下达17份责令整改指令书、11份复查意见书。综合监管方面,“9.28”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急局第一时间组织各行管部门及属地对全区醇基燃料使用企业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目前已完成全区185户使用醇基燃料的餐饮商户“清零”工作。报送各类日调度、周调度、专项行动统计表300余套;二是指导各街镇行政执法人员捋顺执法程序,制作规范执法文书,配发执法记录仪、便携式电脑打印机、安全防爆头盔等执法装备,为提升执法质效提供保障。目前,在应急局的指导下英俊镇已对4户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共计罚款6万元;三是在国庆、两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应急管理局采取“老带新”的“局队合一”工作模式,开展执法检查工作,提升了检查效率;四是为全区246名一线监管人员配发手持移动终端,为151名一线监管人员配发服装,并为7街1镇拨付专项经费7万元。同时为新成立街道、社区以及缺少专干的街道协调增加安全生产信息专干数量,协调提高专干待遇;五是根据“411”网格化管理规定,重新为9423户生产经营单位制作“411”公示板,并对每户46项信息进行统计整合,“411”公示板覆盖率100%。;六是安全生产月活动共印制发放宣传单5000张,各类宣传品7000份。依托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开展30余期安全知识小课堂系列宣传。组织开展“学平安,慧平安”线上答题活动,共16742人次参与,7户企业荣获“优胜单位”,5名安全生产监管人员荣获优秀组织奖。
2.竖起森林防火屏障。制定并下发《长春市二道区2022年秋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方案》,指导全区开展森林防火工作。共转发省市文件、天气信息、宣传信息120余条,悬挂宣传条幅100余条。在重点道口集中设立防火旗阵,以及其他防火旗56面,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截至目前,共开展林区检查65次,同时组织护林员进行每日巡查。
3.做好防灾减灾保障。一是组织开展二道区2022年灾情管理培训,各镇(街)分管领导及科室负责人、灾害信息员共140余人参训;二是先后开展2次防灾减灾大型宣传活动,涉及全区14个部门、单位,共出动宣传人员80余人次,发放宣传彩页3000张,宣传横幅500条,覆盖群众1万余人,为全区自然灾害防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切实发挥救灾物资供给效能,紧急采购价值200余万元的应急物资,包括棉帐篷326顶、折叠床1456张,棉被3542床、棉褥2742床、棉大衣2450件、应急灯150台。同时争取省市支援帐篷、床等各类应急物资1800余件。
4.巩固防汛抗旱堤防。一是入汛以来,区防指共发布四级应急响应4次,转发气象预报预警信息108条,协调区城防办、农防办进行防汛应急处置7次,全区累计出动人员881人次,设备34台套,车辆153台次。截至目前,全区未出现险情灾情;二是区防办先后编制并印发了《长春市二道区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二道区应对洪涝灾害应急联动机制》等文件,并对我区防汛抗旱责任人名单在区政府网站进行公示。形成区防办牵头抓总、各部门协同配合的联动响应机制;三是按照国家防办、省防指统一部署,成功举办2022年城市防汛应急实战演练。此次演练有效提升全区应急处突能力建设水平,确保遇有突发情况“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5.提升抗震救灾维度。一是推进全区避难场所入库工作。共计划升级改造建设4处避难场所现已完成2处,后续2处正在积极推进;二是构建三网一员体系,成立二道区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和二道区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协调工作组;三是统筹街(镇)、社区(村)组建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目前全区应急救援和志愿者队伍人数达150人。
(三)坚持在创新发展中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一是根据“平战结合”的原则,整合原有各类应急指挥机构,组建区、街(镇)、社区(村)三级应急指挥部;二是规范值班值守制度,将值班员应知应会、重点电话号码、值班制度上墙,确保值班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反应;三是编制《长春市二道区地震应急预案》《长春市二道区雨雪冰冻应急预案》等专项应急预案。指导各行管部门及属地在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等领域开展应急演练1123次,参演人数49000余人次,增强了辖区企业、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
(四)坚持在基层治理中构建群防群治格局
全区共建立安全生产二级网格8个,三级网格55个,共确定社区(村)级网格55个,行业监管部门16个,专业监管部门4个,聘用安全生产信息专干116人,其他网格工作人员127人。9505家生产经营单位纳入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体系。其中月报企业423户,季报企业6617户。全区月报企业隐患查报率为100%,全区季报企业隐患查报率为99.36%。逐步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网格化基层治理格局。
(五)坚持在法治建设中完善行政决策监督
主动扛起法治建设责任。定期召开局党委会议,组织局领导班子和各科室负责人学习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全部实行集体研究决策。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完善内部监督,局党委负责对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检查工作,并自觉接受纪委监委、审计机关的监督。
二、存在问题
在总结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应急局党委在推动工作落实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一是谋篇布局,上下联动的“推动力”还要全面加强。“五大办公室”组织、协调、指导、督促作用还需进一步增强,“五大办公室”之间的协调联动缺少相应工作机制;二是学做结合,创新载体的“渗透力”还要不断提升。科学运用《新时代吉林党支部标准体系(BTX)建设(试行)指导手册》建立长效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三是督导检查,依法行政的“执行力”还要努力提升。目前重点领域基本实现重大隐患清零,但一般隐患问题“死灰复燃”的矛盾仍然突出。对各街镇、开发区行政执法人员指导培训仍需提升。
主办单位:长春市二道区人民政府主办电话:0431-84612345
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5379号 邮编:130033
网站标识码:2201050001吉ICP备12003726号-1吉公网安备 220105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