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指示要求,紧紧围绕区委“一二三六”发展思路,突出“民生为本 人才优先”工作主线,统筹推进党的建设、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行风建设等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二道”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把就业工作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来抓,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截至目前,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01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475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8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1人;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122.3万元。
(一)成立就业专班,保障复工复产用工需求。充分发挥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牵头作用,根据工作需求成立稳就业专班,高效推进落实《二道区进一步促进就业的实施方案》九个方面四十五项具体任务。开展“四上企业”用工服务专项行动。实施“专班负责、专员服务、专项活动”,“一对一”帮扶企业,加强沟通和对接,采取上门服务、平台服务、微信服务和岗位对接等方式,持续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资源”,走访调查企业350家,建立了缺工情况清单,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及时出台《二道区人社局助企纾困政策10项措施》,保证了全区稳就业工作的有序推进。
(二)助力招工引才,加大线上线下招聘力度。线下组织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及“工业企业用工服务专项行动”启动仪式暨农民工专场招聘活动等11场招聘会,服务缺工企业5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2600余个,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举办线上线下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15场。依托“二道就业”公众号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等线上招聘会29场,招聘企业4040家,提供用工岗位3万个。
(三)搭建“三大”平台,不断创新就业服务模式
一是建设推广“96885吉人在线”服务平台。指导企业注册发布招聘信息,通过“云服务”解决企业用工需求。面向企业和求职者,特别是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失业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群体,精准推送企业招聘岗位信息和求职者信息,利用宣传单、海报等形式做好宣传工作,发放“96885吉人在线”宣传单12500张、宣传海报720余份。
二是做强“点快工”就业服务中心平台。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情况下,我区依托“点快工”就业服务中心,以“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在务工人员与雇主之间搭建起了“E通道”,有效破解了就业和招工“两难”问题。目前,注册“点快工”APP的务工人员达12000人、雇主超过20000个。今年以来,新增灵活就业人员3500人次。
三是打造“不见面”服务平台。开通24小时就业服务热线,实时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招聘求职、咨询等服务。通过企业微信服务群、QQ群等线上平台对辖区内企业进行就业创业政策宣传。
(四)激发“双创”活力,增强创业带动就业作用
积极做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宣传工作。已为7户企业和11家个体工商户申请创业担保贷款2323万。开展创业培训32个班期,共培训960人。指导吉林省杉芝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建成区级创业基地,目前已吸纳周边村屯130多名劳动力就业,带动周边近50名农户创业。组织各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对全区近400户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进行入户核查,核查出新注册市场主体79户。
(五)优化就业服务,积极推动重点群体就业
一是加强对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今年以来,零就业家庭认定44户,援助率达到100%。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共98人。广泛宣传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鼓励和促进就业困难人员通过灵活就业方式实现就业,全年共为3303人申请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
二是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常态化做好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小程序对接工作,目前平台内户籍地、求职地和常住地为二道区的毕业生人数共计297人,已全部沟通,确保及时提供就业服务。全面完成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工作,我区已完成登记任务801人,确保就业服务工作不断档、不断线。多渠道促进我区就业见习基地建设,使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和企业用工达到“双赢”。截至目前,辖区共有就业见习基地21家,见习人数195人,并在欧菲斯办公伙伴长春有限公司挂牌成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训中心,满足应届高校毕业生实践需求。
二、全力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提供方便快捷的社保公共服务。持续推进“库存卡、睡眠卡、休眠卡”专项治理行动、社会保障卡政策、社保补贴优惠政策宣传活动,通过邮政EMS、顺丰邮寄方式全年共发放2500余张社会保障卡。
二是积极落实养老保险各项政策。企业养老保险。严把企业退休审批关,共审核区属企业职工退休档案300余份,审批通过270份。企业在职参保人员遗属待遇视同缴费年限认定共3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目前我区共有城职离退休人员69671人,城乡居退休人员11197人。协助长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二道分局在英俊镇胡家村召开土地征收拟公告大会一次(农业湿地公园项目)。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完成达到法定年龄退休人员信息审核、视同缴费年限确定、退休证办理等共计125人,完成抚恤金、丧葬费审批共计116人。
三是坚持做好失业动态监测及失业保险政策宣传工作。积极宣传稳岗补贴新政策。每月及时准确上报9个区属企业的失业动态数据。对38户企业开展就业失业统计监测。管理失业人员档案808份。
四是优质、高效完成工伤认定工作。全年共受理单位及个人申请工伤认定案件201件,已认定175件。
五是认真完成医保报销审核工作。完成2021年第四季度、2022年第一季度离休干部医疗费票据的审核和请款工作,完成2021年第三、第四季度及2022年10月底前保健对象和公务员医疗票据核算、请款工作,完成2021年区属事业单位人员生育补助款发放工作以及2022年生育补助报销工作。
三、全力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
(一)聚焦需求导向,紧扣发展“引人才”
一是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为二道全方位振兴提供人才保障。通过2022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79人)、“强师计划”(16人)、“三支一扶”(4人)、“高校毕业生带编入伍”(2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乡聘村用”(5人)、编制外工作人员招聘(87人已完成+16人计划完成)、随军随调家属安置(5人)等为二道区引进各方面人才共计314人。
二是建强基层人才队伍,为“平战结合”城乡治理体系助力。根据二道区建立健全常态化“平战结合”城乡基层治理体系重点任务,在2022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面向长期服务基层的非在编人员(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等)招聘3人;鼓励满足晋升上一级非领导职务任职条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社区、村工作,目前区直机关各部门符合流动条件且有“纵向流动”意向的人员已统计完毕;常态化开展卫生健康领域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调入聘用的审核备案工作,破解基层卫生健康领域公共服务能力不足问题;开展人才引进街聘社用工作,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计划为社区引进53名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以上人才,促进实现社区实用人才全覆盖。
(二)聚焦发展导向,多措并举“育人才”
一是用好职称评价“指挥棒”,释放人才活力。职称作为衡量专业技术人才能力和水平的标杆,是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的阶梯和通道,承担着引导和激励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功能。2022年通过全省职称申报系统共受理线上申报863人(企业804人,事业单位59人),通过765人。开展了第十批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评聘推荐工作,我区4名同志通过评审,取得正高级教师资格。会同教育系统对公办学校及幼儿园和民办学校及幼儿园进行初级职称认定工作,共有69人通过认定,取得初级职称资格。
二是做好培训考核相关工作,提高人才素质。于11月初开展2022年度政府序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工作。本年度培训采取线上自学和线上集中授课的方式,其中线上集中授课培训周期为15天。开展全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工作,共有4140人参加考核,其中优秀744人,记功50人。计划完成2020年服务期满2名“三支一扶”大学生落编考核工作、2021年在岗的5名“三支一扶”大学生年度考核工作。
(三)聚焦服务导向,优化环境“留人才”
一是加强人才选拔推荐。推荐21人参与长春市A类、B类、C类人才评价认定;推荐1人参与吉林省第十八批创新创业人才资助申报;推荐1家企业参与吉林省第三批人才培养基地申报;推荐1人参加吉林省高端人才“收入倍增 ”计划人选评选活动。申报青年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人,第十七批享受政府津贴专家1人。完成2022年度工人考级报名35人。
二是及时兑现人才优惠政策。落实吉林省内第二、三、四批抗疫一线人员相关政策,45名享受激励政策人员资料已上报。兑现“吉林省第八批二级岗位职称评审通过人员”职称待遇1人。兑现支教教师职称待遇2人,按照相关政策为其兑现高级职称相关待遇并聘任到副高七级岗位。
三是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日常管理。准确完成工资福利类各类审批、统计报表、归档及部分省、市布置的临时性工作,完成全区事业单位2022年度工资晋升、工资年报、未休假审批、基本工资标准及增加离休干部离休费工作,完成工资核定537人,完成乡镇补贴标准调整451人,审批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及疾控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合计609人次3831天。完成事业单位人员交流调转共45人,职级晋升879人,转岗1人,合同续签872人。
四、全力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一是积极强化服务指导。吉林智慧人社备案系统现有企业3869户,今年新开户466户,审核新签劳动合同备案14076人,审核续签8327人,解除14299人。共计为53户企事业单位办理了特殊工时申请,不定时工时备案8990人,综合计算工时备案2806人。共核发《工资总额使用手册》67户,核定工资总额2.5亿元。3月10日至6月20日,联合工会等部门在新业态企业(行业)中开展集体协商“百日要约”行动。有序推进企业薪酬调查工作,部级企业样本99户、省级样本企业92户均已完成上报工作,完成率100%。
二是积极打造典型示范。为全面落实“和谐同行”千户企业培育及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及园区工作,加大对辖区内规模企业宣传创建力度,目前确定“长春众诚能源有限公司”“吉林大药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二道区2022年度“和谐同行”企业培育对象。向市级推荐和谐劳动关系企业5户,和谐园区1个,劳动关系金银铜牌协调员14人,此项活动正在顺利进行。
三是积极抓实风险防控。一方面做好法律法规宣传。围绕“贯彻劳动法律法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一主题,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相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接受电话咨询550余人次,张贴海报150余张。通过“二道人社”公众号积极宣传《信访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企业微信、QQ工作群向全区3813户企事业单位宣传解读工伤相关政策,现场主动向申报工伤认定的企业发放宣传材料40余份。另一方面扎实开展排查走访。建立劳动关系风险排查月报制度,加强劳动关系发展态势检测和研判。6月份对辖区已复工的34个建筑工地进行了实地走访检查。7月份开展人力资源市场专项整顿活动。8月份开展劳动关系领域风险排查活动。9月份开展集中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
四是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截至目前,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共办结现场、平台投诉案件756件,其中工程建筑领域案件189件,涉及农民工986人,解决拖欠工资1972万元;非工程建筑领域案件567件,涉及职工711人,解决拖欠工资333.39万元;回复市长公开电话1380件次;办结信访案件12件;回复人民网、互联网+等网络舆情信息6件。累计下达责令改正120件,行政处罚16件,1家企业因欠薪被列入违法失信企业“黑名单”,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交法院判决案件1件。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各类劳动仲裁申请案件立案139件,结案133件。
五、全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强化责任落实,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一是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人社局党组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党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形成以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成员都是直接责任人的贯通联动、齐抓共管、一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
二是严格规范组织生活。“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等党支部七项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到位,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坚持带头参加支部各种活动,过双重组织生活。对党费收缴工作进行认真安排部署。通过建立台账,核定基数,规范操作,保证每季度按时足额上缴党费。始终把牢政治标准,严格发展党员程序,对发展对象进行深入系统的培养教育和全面政治审查,切实保障发展党员工作的严肃性、规范性,今年吸收预备党员1名,培养入党申请人2名。
三是严格推进信息化建设。按要求推进新时代吉林党支部标准体系(BTX)建设,以“新时代e支部”为载体,“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课”、理论学习等活动开展情况同步上传,目标完成率100%。
(二)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不懈以伟大思想凝心铸魂
一是常态化开展集中领学。把党的思想建设作为基础性建设来抓,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教育领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年初精心制定《二道区人社局2022年度理论学习计划》,并及时根据上级会议、文件精神增补学习内容。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做。通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线上轮训、“讲好红色故事·凝聚奋进力量”党课、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大会实况直播等多种形式,增强学习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二是多样化开展主题活动促学。精心谋划主题党日,开展“不忘初心学党史 继往开来再出发”活动,进一步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开展“坚定理想信念 厚植家国情怀 强化责任担当”活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使命、认真履职尽责。坚持开展支部联系点工作;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点亮群众“微心愿”28个。不断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形式,提升活动实效,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强化作用发挥,锻造坚强有力的基层战斗堡垒
一是积极参与基层疫情防控。3月,面对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对长春的突袭,人社局党组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加强组织调度,坚决扛起疫情防控职责使命。29名党员干部以高度负责的政治担当和“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政治自觉,闻令而动、身先士卒、忘我奉献,积极下沉到宏盛、丰泰、同兴、双安等社区,参加核酸检测、卡点值守、物资分发、环境消杀以及社会面管控工作,与疫情较量,与时间赛跑,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效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人社党员队伍的精气神、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持续为基层治理增添活力。按照“基层建设年”部署安排,认真贯彻长春市委构建党建引领“平战结合”基层治理体系决策部署,常态化实行干部逐级包保机制,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包保干部“幸福小区”创建活动实事项目完成28个。自7月份以来,与包保社区双安社区建立联系、进行对接、组织报到、完成“四个一”任务,截至11月底,参加街道社区组织的“敲门行动”28人次,党员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次数累计500余人次,帮助社区协调解决急需物资折合资金1400元。
(四)强化正风肃纪,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是强化制度执行,提升纪律刚性约束。用好以党章、准则、条例、规定为主体的管党治党制度利器,从基础制度严起、从日常规范抓起,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坚决贯彻执行 “三重一大”、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廉政谈话提醒等制度。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始终保持纠治“四风”高压态势。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抓牢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贯彻落实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把网络信息审核关,截至11月底,在“吉林人社视点”刊登信息29篇,在区政府网站发布工作动态信息12篇。充分利用就业服务局实体阵地和“二道人社”等网络阵地,多次宣传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人社领域最新政策措施、总体国家安全观、全国节能宣传周、吉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等内容,积极弘扬正能量,营造和谐稳定氛围。
三是强化警示教育,筑牢廉洁思想防线。每季度对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进行再学习、再强调,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二道区关于加强党风廉政警示教育的实施意见》等纳入理论学习计划,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使党员干部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开展了“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警示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人社工作人员法纪意识,防范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风险。组织观看了警示教育片《零容忍》《迷失》,以案为鉴,以案明纪,教育引导干警坚定理想信念,严守底线红线,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主办单位:长春市二道区人民政府主办电话:0431-84612345
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5379号 邮编:130033
网站标识码:2201050001吉ICP备12003726号-1吉公网安备 220105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