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区残联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为指导,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的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施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残疾人服务工作,强化落实社会保障、就业扶持、返贫监测、精准康复、文体服务等重点民生工作,高质量完成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跨省通办”1项试点,全面推进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补贴制度改革、残疾人“温馨家园”项目等2项创新,解决好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项工作在全市“当先锋、争排头”。
一、残疾人创新工作情况
2022年,我们坚持谋创新、抓改革,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打造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服务先锋单位
推进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改革,在全区全面实施适配补贴制度。进一步优化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完善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网络,优化适配流程,提升适配服务水平,提高康复辅助器具适配率,全年累计提供适配辅助器具300件,服务280人,符合条件有适配需求的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率100%,总补贴额20万元。实施康复辅助器具适配评估服务项目,为残疾人了解、申领、选购辅助器具产品、服务提供方便。
(二)残疾人服务 “跨省通办”
让数据“多跑路”,让残疾人少跑腿,开展多项残疾人民生服务“跨省通办”。率先启动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联网认证“跨省通办”试点,网上年检企业92户,解决了各单位异地办事“多地跑”问题;全面推行残疾人证电子证照应用,实现残疾人证业务“跨省通办”,线上线下有效衔接,服务“零距离”。
(三)扶持一批残疾人小微企业快速发展
持续加大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扶持力度,进一步提升服务功能,开展残疾人小微企业帮扶活动,投入资金44万元,购置各类生产物资设备,帮助企业、残疾人创业者克服疫情影响,纾困解难,有序复产复工。打造残疾人创业品牌,疫情期间,基地小微企业积极参与社会“保供”,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四)推进残疾人“温馨家园”综合服务项目
“温馨家园”广泛开展各类公益助残服务,为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指导、文体活动、健康讲座、手工培训、政策宣传等服务1500人(次);组织开展全区贫困残疾人体检义诊活动1次,服务240人。搭建“青创助残”公益服务平台,帮助残疾人制作校服居家创业。
二、残疾人民生工作完成情况
2022年,我们坚持重民意、惠民生,“温馨家园”等4项残疾人工作纳入《幸福二道行动计划》,努力让残疾人生活更加美好。
(一)立足精准,康复服务提量增质
实施康复器材进乡村项目,在英俊镇四合村建设村级康复站。实施康复服务进家庭项目,入户上门为400名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居家康复服务。开展“助康圆梦”帮扶行动,按每人1.5万元标准,为15名贫困孤独症儿童发放康复训练课程卡;为87名脑瘫、智力、孤独症儿童实施康复救助,每人每年康复训练补贴2.4万元。携手二道区企业家联合会,开展 “春雷助聋”捐赠活动,为残疾人配发高品质轮椅、助听器等辅助器具66件(套)。做好假肢安装工作,安装大小腿假肢11例,安装儿童矫形器15例。实施精神障碍患者医疗救助项目,救助重症贫困精神障碍患者免费住院治疗34人(次),全区未发生精神障碍患者严重肇事肇祸事件。在“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期间,组织开展残疾预防宣传活动,提高全民预防残疾意识。双安残障人士康复中心,为残疾人提供优质康复服务,服务1000人(次)。
(二)提升质量,全力促进残疾人多层次就业
加大残疾人创业就业扶持力度。为3名残疾人发放摊床位租赁补贴、首次创业补贴2.9万元。奖励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单位1户。尝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扶持2个辅助性就业机构,庇护安置17名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为4名残疾人发放学习机动车驾驶技能资金补贴0.4万元。资助8名残疾人在长春广播电视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给予补贴资金0.8万元。根据疫情防控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培训,举办电子商务、盲人按摩、中西餐制作等技能培训,培训残疾人418人。参加全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10人,其中1名残疾人获二等奖,5名残疾人分别获得四到八名次。
(三)兜底覆盖,筑劳残疾人社会保障网
全面落实民生保障政策,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5640人(次)。机构集中托养贫困重度残疾人26人,托养服务费补贴标准由每月1000元提高至2000元。为305人提供“电子保姆”居家安养服务,服务券补贴标准由每年1500元提高至2400元。分别按照城市每人每年6000元、农村每人每年3600元标准,为56人发放“三无一靠”成年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继续实施“二道标准”,为124名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发放扶残助学金57.7万元。按每人每年50元标准,为全区5101名就业年龄段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21名大龄自闭症、智力障碍青少年,给予康复教育补贴。
(四)产业扶持,确保残疾人不返贫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产业扶持,为20户农村残疾人发放仔猪及饲料,配发花卉、观赏鱼苗及养殖设备。积极协调、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展2次走访探视,并配发各类生活物资110余套。
(五)无障碍项目,提升残疾人生活圈无障碍环境
进一步提高困难残疾人家庭和村级残疾人服务场所无障碍改造工作水平。严格按照相关无障碍建设标准,根据残疾人家庭实际和改造规模,按照“一户一式”的改造要求,兼顾“个性化”和“人性化”需求,为67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改造内容包括坐便、热水器、浴霸、防滑垫、升降衣架、扶手、浴凳、手盆、水龙、坐便椅、地漏、入户门的免费安装与发放。
为全区7个村部实施无障碍环境改造,建设无障碍坡道、安装扶手等,实现村级残疾人服务场所无障碍,为广大残疾人提供便利。
(六)搭建平台,大力推动文体服务高质量发展
开展“文化助残”“冰雪运动季”“红船建党”“文艺展演”等活动,服务残疾人400余人(次),开展文化进社区项目,为丰泰社区配备适合残疾人身心特点及需求的文艺器材,“快手”账号、各级网络平台发布助残政策、新闻信息150余篇。
(七)优化队伍、提高残联组织服务水平
指导各街镇残联完成换届选举,选优配强残联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进一步推动了残联组织规范化建设,二道区本级顺利召开区残联第六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残联领导机构,确定未来五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目标任务。
主办单位:长春市二道区人民政府主办电话:0431-84612345
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5379号 邮编:130033
网站标识码:2201050001吉ICP备12003726号-1吉公网安备 220105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