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区农业农村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区委关于“三农”工作各项决策部署,抢抓机遇、创新实践,全区“三农”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脱贫成果有效巩固,脱贫户年人均收入实现2.3万元;长效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河流断面水质考核全部达标,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黑土地保护措施到位,全区粮食产量达到1800万斤以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河长制等工作在2022年全市城区绩效考核评为优秀等级。
1.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加强防返贫监测。组织行管部门,开展全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暨“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保障和脱贫户收入情况联合督导检查1次,常态化防返贫排查14次,发放政策明白纸和防返贫监测明白纸9000余张,新纳入监测户1户1人。发放“雨露计划”“扶智助学”补助21.9万元。二是大力发展产业项目。今年,利用上级财政衔接资金239万元,与二道区东城国投集团合作发展农旅项目3个,收益7%。加大2017-2022年产业项目及资金监管力度,对已建成25个产业扶贫项目开展排查,目前,产业项目运行良好,收益稳定,按时为脱贫户差异化分红,每年为脱贫户增加人均收入0.8万元。三是强化脱贫户稳岗就业。开展小额信贷,为英俊镇1户脱贫户贴息贷款2万元。开发临时岗位,通过雇佣护林员形式,为英俊镇6名脱贫户解决就业问题;指导长青街道开发临时性岗位5个,确保收入稳增长。
2.现代农业建设提档升级。一是推进长春国家农业公园项目建设。东城国投已与力方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建设长春国家农业公园(首开区),已完成首开区两个批次征地工作及完设计方案的调整。目前,园区内道路等基础设施正在施工中。二是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加快灵芝产业园二期建设。截至目前,已取得生产经营许可证及相关批号,建成灵芝种植大棚290栋、温室10栋及1400平方米净化加工车间,吉林省杉芝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积极谋划设施农业项目,推介胡家村、四合村,邀请兰陵农业负责人来我区实地考察,对设施农业发展交流对接;到莲花山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设施农业发展情况。三是推进品牌农业建设。指导吉林省雪驰葡萄酒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被认定为2023年吉林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企业(园区)。组织企业参加第二十二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最佳组织奖、产品金奖”评定活动,并评为金奖产品。
3.强化黑土地保护。一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积极配合长春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发放施肥指导卡100张,指导农户科学施肥,设置草地贪夜蛾诱捕器42个,发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面积1.26万亩。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配合市农业农村局开展“千人1.1批次”农产品抽样检测,送检54批次样品,全部合格。二是开展耕地地力保险工作。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区实施耕地地力保险试点工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对接中国平安财险。签订投保单,并由第三方公司完成土壤采样。三是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开展畜禽粪污排查整治行动,指导全区规模场签署《粪污转运台账和粪污消纳协议》,确保英俊镇集中储粪池正常运行。加强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畜禽粪污收储运设施运行监管,加大养殖散养户日常教育管理,引导养殖场做好粪肥还田工作。
4.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一是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动。制定《二道区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点》《二道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冬季战役实施方案》《二道区推进和美乡村人居环境“万村达标”创建行动方案》等,以村为单位,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对生活垃圾、村内沟塘、畜禽粪污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彻底清理。截至目前,累计出动大小型机械近5260台次,清理生活垃圾约0.92万吨。全年完成4个整洁型、1个宜居型、1个生态型的万村达标创建,评选“干净人家”150户。二是推进农村户厕整改。制定《二道区问题厕所整改方案》,完成538户问题厕所整改。三是推进“百村示范”和“千村美丽”项目建设。打造英俊镇胡家村为“千村美丽”村,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百村示范”提升行动。新(翻)建道路1.35万米、边沟1700延米。
5.持续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一是继续开展清河行动。截至目前,出动7800余人次、清理各类垃圾69.8余吨,确保河流“四乱”问题动态清零。各级河长坚持常态化巡河,三级河长巡河3560余次;区河长办牵头,联合各相关单位开展专项排查行动3次,取缔违法违规企业1家,责令整改3家。对辖区所有入河排口进行摸底式核查,杜绝雨水吐口有污水管线私接、混搭和错接的现象,强化对建设工程施工排水检查核查,严禁雨污混流,及时消除风险隐患,确保达标入河。创新管护模式,率先设立8名“企业河长”,激活社会各界参与河湖治理工作热情。在东新开河、苇子沟等河流重点部位安装25处电子监控,实现线上巡查。开展跨区联防共治,与南关区签署《伊通河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实施方案》,水陆统筹开展联合执法。二是推进绿水长廊项目建设。二道区绿水长廊项目即中小河流干雾海河二道区治理工程,批复总投资2548.27万元,提升河道长度2.175千米,修建护岸总长度4.361千米。已完成基本农田调规,到位资金1784万元,完成460米主体工程建设。三是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开展国土绿化地块踏查调查,全面落实国土绿化任务、地块、苗木和保障措施,造林470亩,森林抚育2000亩。
6.筑牢“三农”发展安全。一是抓好森林防火。突出重点部位,把握重点时期,抓住关键环节,制作防火旗30面、条幅20条,更新防火旗阵2处,设5处森林防火责任区,确保森林防火万无一失。二是抓好动物防疫。制定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口蹄疫、禽流感、猪瘟、鸡新城疫等疫苗免疫注射率为100%,常规疫苗免疫率达到85%。开展“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消杀畜禽规模专业场(户)13户、消毒面积1.2万平方米,全区五大疫病免疫率达到100%左右,常规免疫达到85%,确保全区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三是抓好农村防汛。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到第一位,紧盯塌陷区安全和预防农村内涝两个关键点,认真开展汛前检查,对薄弱环节明确专人负责看守。储备足量的编织袋、木桩、水泵等防汛物资,钩机、铲车落实到位;组建了127人的农村区域综合应急抢险队伍。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工作人员值班制度,顺利通过了台风“杜苏芮”“卡努”的考验,确保农村安全度汛。四是抓好农机安全。开展涉农机械全面普查登记及宣传警示教育活动,发放《致全区广大农机驾驶员的一封信》、宣传袋等宣传资料50余份,开展“车辆亮尾工程”,粘贴反光标识200米。五是抓好农村“三资”安全。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排查行动,完成农村财务专项审计。
主办单位:长春市二道区人民政府主办电话:0431-84612345
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5379号 邮编:130033
网站标识码:2201050001吉ICP备12003726号-1吉公网安备 220105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