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指导下,远达街道找准方位、坚定信心、扛起责任,进一步攻坚克难、创先争优,各项工作均取得长足进步。
(一)抓引领、聚合力,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强化理论武装。全面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线上学习+线下学习、集中研讨+专题辅导”“三结合”的方式,共组织学习11次,开展专题党课14次。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远达街道新泰社区草根宣讲团自创三句半《三中全会我来说》被央视新媒体频道采纳播出。突出干事创业。全域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收集民生实事、急难愁盼事项共97件,先后解决了长江一二队吃水难,长江小学门口道路坑洼不平出行难、天富御苑小区停车难、昊泽家园小区人居环境整治难等一批痛点难点问题。深化选优配强。全力探索实践街道“一体化管理”体系创建暨年轻干部人才队伍创新培养,推动干部管理使用考核规范化、可量化。持续严明工作纪律,组织全街党员干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群腐知识应知应会专项检测行动。夯实社区工作者工作能力,开设社工职业资格证书考前培训班,实现了备考人员全覆盖。
(二)抓项目、促发展,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经济指标厚积薄发。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9亿元;社零额完成3810.9万元,增速46.74%;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10981.94万元;重点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33446.2万元,增速28%;资质以上建筑业产值完成39108.3万元;房地产销售面积完成62866平方米,整体增速较快。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深入实施全员招商、全域招商、全力招商专项行动,聚焦“流程、政策、对象、服务”等四方面,持续发力攻坚,截止目前,招引、落位企业89户。项目建设量质并举。共有5000万以上重点项目4个,已顺利推进龙腾时代大厦项目、中邑尚都城A地块项目两个续建项目实现复工,帮助项目单位推动建设、控规调整、调整整理界线等各类问题8项,累计完成投资8.39亿元,为固定资产投资提供有力支撑。
(三)补短板、提品质,城乡面貌加速蝶变。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建立“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社区管理、居民参与”的“三加一”的管理和保障机制,从根本上改变老旧散小区基层设施配套薄弱、环境脏乱差的落后面貌。扎实推进“人情味”旧改项目,充分征求居民意见,拓宽单元入户门前人行通道,完成了公安干校家属区的给水、排水、供暖、电等部分的改造。市容环境持续优化。强化生态环境问题治理,历年环保督察案件已全部办结并未发现反弹。大力开展城市垃圾清理专项整治行动,共清理建筑及生活垃圾500余吨,清理杂草10000余平,修复破损路面及破损井盖合计约30处,捆绑主要街路及居民小区凌乱飞线约20处。持续压实河长制工作责任,清理河道35次,清理杂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约10吨。乡村建设稳步前进。盘活代管土地资源,探索更多更高效合作模式,截至目前集体经济收入257.75万元,脱贫攻坚建档立卡脱贫户41户67人,以“企业+合作社+建档立卡脱困户”产业运营模式,实现产业项目收益分红62.76万元,人均分红超国家标准线。
(四)防风险、保稳定,基层治理井然有序。安全生产全民覆盖。依据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落实网格化管理,排查各领域隐患,累计排查商户企业9655户次,共发现隐患3310处,已完成整改3252处,限期整改58处。开展联合检查6次,专项安全生产培训10次,防灾救灾演练3次。抓好抓牢食品安全,开展食品安全督导调研11次,提级长师食品安全等级,全面提升大中型餐饮及学校食堂管理水平。平安建设全面深化。加强重点人群监管,努力化解积案,协调处理各类矛盾纠纷。今年以来,接待居民来访55批次,其中个体访33批次、群体访22批次,800余人。共受理网上信访转送案件45件、交办1件、接收督办4件,受理率100%,成功劝退进京票和进京未登记共11次。将学习推广“枫桥经验”作为基础功能和必备环节,持续引深示范社区建设,成功解决矛盾纠纷124件,较好的保证了辖区和谐稳定。普法教育全域开花。充分运用“线上+线下”宣传方式,为群众开展“走心”式普法教育,做到微信工作群全覆盖,小区宣讲全民化,受益群众达万余人。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多部门共同发力的普法机制,以中秋节、国庆节等契机,提供公共法律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接收到普法教育。集中对辖区内老旧散小区进行“双清一缴”活动7次。
(五)兜底线、暖民心,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生保障有温度。全面开展“阳光关爱行动”,联合社会各界爱心公益力量,成立“阳光关爱行动小组”,全年为1-2名残障人士安装免费义肢,对不少于20户特殊困难家庭开展上门走访慰问。现已为1名残疾老人免费安装了双上肢义肢,并在她家中免费安装了语音智能马桶,解决了老人三十多年来不能自行如厕的难题。目前,已上门走访捐助困难儿童家庭5户,残疾人家庭5户,捐赠物资价值3000余元。服务群众有速度。解决办理业务时间受限困扰,积极开展服务大厅“提前开门办公”“延时办公”“节假日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便民举措。持续改善营商环境,针对不同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实行差异化监管,采用“一企一策”,突出监管重点。举办就业创业人才培训活动12期,累计培训人数达1千余人,新就业人员1254名。文化生活有深度。高质量举办“我们的节日”“草根宣讲”等社区文艺活动,发挥“新开通讯”短视频号优势,丰富联系服务群众模式,适时组织开展书法培训、文艺汇演、趣味运动会等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成功举办“文化惠民”“泰暖民心·全会领航”系列文化活动。
初审:徐晓萍 复审:王丽苹 终审:刘丹
主办单位:长春市二道区人民政府主办电话:0431-84612345
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5379号 邮编:130033
网站标识码:2201050001吉ICP备12003726号-1吉公网安备 220105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