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成效
——招商引资方面。年初以来,全区紧紧依托地块资源、楼宇资源、园区资源,持续开展“全员大招商”活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目前,上报新签约亿元以上合同类项目29个,新签约项目落地率58.62%,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商贸工作方面。新增入库商贸企业16户(月度入库8户、年度入库8户),退库转库5户。全区共有限上商贸企业115户,较2023年底增加8户。
——安全生产方面。起草《二道区商务局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9方面26项重点任务,将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严格落实“严新细实”工作作风,采取“干部+专家”、多部门联合检查、多级联动检查等方式,深入开展商贸领域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夏季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燃气安全”“电动自行车安全”“冬春消防专项治理”等专项行动,对全区商贸企业开展隐患排查,发放安全提示、警示通报,有效防范、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全区商贸领域安全稳定。截止目前,安全生产检查501户次,隐患问题1307项,已整改948项,限期整改359项,移交14户次。
二、主要做法
(一)下好大招商格局“一盘棋”,激活招商新动能
一是深化“全员大招商”,凝聚招商合力。持续三年开展“全员大招商”活动,不断深化“1+13+N”招商工作体系,即:“1”是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13”是各专业和属地招商组、“N”是区级领导和区直部门,并成立由一级调研员组成的招商协调促进组,形成全区招商合力。通过对全年任务的分解,分级分层落实任务,激发全区招商动能。
二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突出招商为先。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重点地区,借助市、区两级定点招商力量,依托商协会组织,不断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和资源库,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叩门招商、“点对点”项目对接,实现全区招商新突破。年初以来,已接待洽谈国内外企业160余次,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赴省外招商15次。
三是紧盯“以商招商”,强化精准招商。发挥人大、政协、统战的组织优势,通过换届大会、招商沙龙等活动平台,向本土企业进行推介二道。同时,发挥商协会、社会组织的资源优势,着力引进上下游产业链或关联度大的优质项目。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做到全面服务。当好“桥梁纽带”,耐心听取企业需求,高效对接开发区、东城集团和相关部门。在企业办理工商执照、税务手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设备租赁、融资贷款等方面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深入了解入驻企业生产经营及产品情况,畅通企业与企业合作渠道。
五是强化“工作机制”,发挥统筹作用。坚持进行“周调度”,创新开展“半月报”。对每个在谈、签约、在建招商项目及时跟踪记录、梳理汇总,每半月梳理一次全区最新招商进展,形成工作简报呈报区委、区政府相关领导。
(二)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激活商贸新活力
一是抢抓节庆节点,激发消费潜力。在冰雪季、“五一黄金周”、“十一小长假”,组织各行业采取满额赠券、储值有礼、商品满减、优惠套餐等方式,开展各类促销活动50余场,有效拉动区域消费增长。中秋佳节,我区在“云闪付”平台发放300万元油品、商超消费券,中石化主动叠加100万元用于拉动消费,共计带动交易笔数4.76万笔,交易金额994.24万元,拉动全区零售额1040万元以上,总体杠杆率1:10.9。
二是培育商圈消费,点亮夜游二道。积极整合东盛核心商圈、八里堡家居装饰商圈、荣光工业文化商圈三大主题商圈和吉盛坊、和顺里、阜丰里、锦八里四大特色街区资源,组织开展年货大集、美食打卡等系列活动。同时,聚焦“夜经济”,以特色文化、特色品牌、特色美食、特色市集为主体,打造多点协同、全面辐射的“夜经济”发展布局。今年,重点打造欧亚公平路夜市、欧亚长新夜市、长拖荣光路夜市、东城探味夜市等4大夜市,营业商户300余户,客流量达10万余人次。
三是争取政策支持,激发市场活力。充分借助家居、家电换新政策,组织区内符合条件的规上服务业、限上家电家居、限下样本企业、拟入统家电家居企业积极参与,助力企业销售额持续增长。4月27日活动开展以来截至年底,14户限上家电换新企业和拟入统家电企业共完成家电销售额2.5亿元,累计增长78.7%。家居家装方面,全区11月份实现以旧换新销售额461万元,总量排名全市第二位。
四是落实精细管理,美化市场环境。联合相关部门对全区13家农贸市场开展“一场一策”整治检查工作。行动期间,共开展联合执法检查6次、派出检查人员120人次、检查农贸市场90户次、共发现隐患问题82项,均已立行立改。10月11日,副市长李炜姝带领各城区、开发区分管领导、农贸市场负责人一行到我区调研京赢智慧农贸市场并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协调区住建局交管办,为7家具备画线条件的农贸市场门前设立禁停线标志,充分缓解了车辆占道、门前堵塞等问题。为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指导惠泽园等2家农贸市场进行自筹改造,目前已投入改造资金150万元,并已初步通过市商务局验收。
五是深化助企服务,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全区87名助企服务专员,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微信等形式,对区内109家限上商贸企业(5家重点限上企业)、53家限下样本企业开展“大对接”助企活动,共解决3大类14个问题。其中,融资类问题11个、统计填报类问题3个、政策咨询类问题1个。
五是组织企业参展,扩大外贸规模。积极组织长白山人参有限公司、长春市宇峰电器有限公司、奇硕酒业有限公司等商贸企业参与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4长春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博览会等展会活动,助力企业扩销增销,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同时,积极组织辖区内15户商贸企业参加外贸企业政策宣讲培训会、长春市跨境电商业务培训会、2024中国(吉林)韩国经贸交流活动等外贸培训活动,提升企业对外贸易发展水平。
(三)拧紧安全生产“责任阀”,构筑安全新屏障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提升专业水平。开展商贸领域安全生产专业技能培训,组织街(镇)、社区(村)工作人员、辖区商户,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培训。
二是强化责任意识,加强排查力度。按照“三管三必须”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压紧压实监管责任,落实任务、落实科室、落实人头。同时,加大对辖区商贸领域安全隐患的排查,做到检查到位、督促到位、落实到位。
三是督促整改到位,形成工作闭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台账,完善隐患整改“回头看”制度,对账销号,确保检查出的隐患问题及时整改,对一时无法整改的,督促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风险隐患。
初审:王宇 复审:王丽苹 终审:刘丹
主办单位:长春市二道区人民政府主办电话:0431-84612345
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5379号 邮编:130033
网站标识码:2201050001吉ICP备12003726号-1吉公网安备 220105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