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搜 登录| 注册

信息公开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长春市二道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3-03-05 00:00 来源:
【字体: 打印
长春市二道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21121在区十七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
区长  黄宪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区上下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推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一年。面对极为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紧紧依靠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区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一业三区”战略,即集中精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力推进长春东部中央商务区、现代物流中心区和休闲商务发展区联动发展,加快全域城市化步伐,大力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圆满完成了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夯实基础,狠抓项目,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增长步伐加快。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亿元,同比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114亿元,同比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亿元,同比增长18.5%;全口径和本级财政收入分别完成30亿元和6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增长33%和39%。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0.3:33.9:65.8。截止目前,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增速位列五城区之首。
    规划布局全面完成。聘请国内知名机构,编制了《二道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现代物流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休闲商务发展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长春国际物流经济开发区发展思路及业态定位》等发展规划。英俊镇总体规划获批。完成了土地规划修编工作。实现了区域规划全覆盖,为全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平台建设取得突破。长春国际物流经济开发区成为全省唯一一家以国际物流命名的省级开发区,土地收储中心成功获批,使我区拥有土地开发、整理和收储的特殊职能。创新融资方式,实现融资5亿元,用于现代物流中心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政银企对接,为企业融资9.6亿元。拓展总部经济企业落位空间,启动长春总部经济园建设。全区纳税超百万元以上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8%。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举办招商推介会和参与各类经贸活动23次,中国物流与供应链职业经理人峰会、全国工业品物流发展峰会相继在我区成功举办,200余家企业来我区考察,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华润集团等46家企业与我区签约。全年预计引进内资33.7亿元,外资6000万美元。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年谋划实施项目112个,总投资985亿元。成功举办了长春东部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生活广场、凯利长春国际工业品交易中心等15个项目投入运营;天旗•凤凰城、蓝色港湾等61个项目开工、复工;东北亚文汇不夜城二期、浙商大厦等31个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全市服务业工作座谈会在我区召开,我区发展服务业的工作经验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
    (二)建管并重,整体推进,城市形象大幅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总投资10亿元,总长度23公里的现代物流中心区9条道路、3座桥梁、地下管网建设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完成了远达大街北延长段等74条(段)街路及桥梁的新建、续建和维修、改造任务。八里堡二次变电站、长江村区域燃气工程全部开工建设。全区新增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配套面积5平方公里。市重点工程“三纵两横”(二道段)、机场快速路(二道段)征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旧城改造力度加大。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全区开发新住宅小区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总投入1.98亿元,实施“暖房子”改造125万平方米,对8个“老旧散”小区约35万平方米的区域实施环境改造。万通A区成为全省“暖房子”、“老旧散”综合改造示范小区。在全市率先实施“洁白楼道”工程,完成103栋515个楼道粉刷、亮化工作。
    环境建设效果明显。占地32万平方米的八里堡湿地公园主体建设基本完成。占地20万平方米的雾开河湿地公园开工建设。实施了占地12万平方米的劳动公园改造工程。启动了占地50万平方米的三道垃圾场改造生态公园建设。完成了占地10万平方米的世博公园规划设计。实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打造了40余处绿化艺术雕塑造型。全区新增绿化面积27万平方米。
    市容管理不断加强。创新城管执法体制,全面实行网格化、长效化、精细化管理。深入开展15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岭东路、民丰街2条标准化街路改造。新建、改造公厕116座。将城区三、四环道路之间约210万平方米区域及英俊镇环境卫生纳入城市管理,实现市容环境卫生全域城市化。加强土地管理,拆除违章建筑4.5万平方米。圆满完成国家文明城、卫生城复审迎检任务。
    (三)加大投入,统筹兼顾,民生事业全面发展
    全年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事业,完成了十大类126项民生实事。全市民生工作推进大会在我区召开。
    教科文卫事业协调发展。统筹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以强带弱、以城带乡战略,建立捆绑式、交流式办学体系。中考成绩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地位。完成了市十一高分校、腰十小学二期、两所公办幼儿园的主体建设。对春城、吉林等9所学校进行了操场硬化。投入1580万元,解决了积累多年的教育系统职称评聘问题。加大科技创新驱动力,出台了《二道区“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二道区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公立医院改革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成效显著。投入1900万元,全面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区医院升级改造工程全部完成。我区被评为“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区”和“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烧伤医院成为全省首家“中国难愈性创面治疗培训基地”。成功举办了首届长春东北亚青年文化艺术节、第三届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举办第十届“看东方•新二道”广场文艺演出30场。
    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高。长春市百万米保障房一期26栋主体完工。启动了远达大街回迁房、英俊镇农民新居建设。新创办民营企业886家,个体工商户3633户。发放小额贷款700万元。举办就业招聘会60场,新开发就业岗位12991个,城镇新增就业11045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60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残疾人托养康复就业中心开工建设。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700余万元。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做到应保尽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10395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新增4906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预计实现9630元,同比增长12%。
    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健全。建立了区、街(镇)、社区(村)三级救助网络,为低保困难群众发放各类救助资金5000余万元。设立了200万元应急救助资金,对发生突发事件的家庭给予救助。以政府补贴、超市让利的方式,成立了“民生惠民超市”。启动英俊镇福利服务中心建设。400张床位公办养老机构即将投入使用。开展了欢送新兵、义务兵回访等优抚双拥活动。启动了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全省救灾救济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解决了英俊镇老镇区2023户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社区建设亮点纷呈。启动“幸福社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千米社区”建设,建成千米社区19个,完成了东站十委社区大厦设计和征拆工作,我区社区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创新就业服务载体,建成金橄榄、东荣、亚泰3个标准化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社区。在全省率先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独立运转,八里堡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亚泰社区成为全市首家省级防震减灾安全示范社区。深化“幸福家庭”创建活动,研发了“家庭解忧网”交互平台,打造了流动人口爱心驿站和学后驿站,全省人口计生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我区召开。
    (四)创新举措,强化管理,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坚持人性化、网格化、信息化并举,启动了全区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以社区(村)为基本单位,将全区43个社区(村)划分为493个单元网格,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东站街道在全省率先实施“一个中心、五个平台”智能管理模式,初步实现了居民日常服务“数字化”。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成立东北地区首家社区矫正管理局,接收矫正人员188人,解除90人,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全市社区矫正工作推进会在我区召开。严格实行区级领导包保重点信访案件制度,组织“区长接待日”活动10次,英俊村集体资产分配问题等一批集体访案件得到有效稳控。以“安全建设年”活动为载体,加强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刑事案件发生率大幅下降,全区无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发生。
    (五)完善制度,依法行政,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以建设“六型”政府为目标,不断增强政府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执行力。抓好政府党组理论学习,强化民主决策。制定并落实《二道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议事规则》,进一步规范了议事程序和监督约束机制。建立健全专家论证、公众参与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聘请专家参与重大决策咨询论证。坚持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184件,办复率100%。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强化审计监督。严格执行“主要领导五个不直接分管”、财政投资评审等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局面。政务公开、“居财街管”、机关节能减排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办好市长公开电话,畅通民意渠道,受理各类投诉10000余件,回复率100%,满意率94%。
    一年来,民族宗教、妇女儿童、人民武装、侨务、外事、人防、档案、史志、红十字、老龄、机关事务管理等各方面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就。全区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171项。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通过大力实施“一业三区”战略,坚持打基础、建平台、调结构、上项目,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步伐日益加快,长期积蓄的势能和潜力加速释放,产业优化升级进入实质性阶段,“一业三区”的战略布局基本形成,我区已经进入了经济增长速度快、产业集聚程度高、城建投入力度大、民生惠及范围广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二道的变化令人瞩目、二道的发展振奋人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区上下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为二道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关心支持二道建设发展的驻区部队、公安干警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具有支撑能力的重大项目亟待加快推进;基础设施薄弱,城市承载能力亟待加快提升;政府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亟待加快提高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3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3年,虽然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我们相信,有十八大精神的指引提振,有省、市对现代服务业的大力扶持,有我区实施“一业三区”战略的坚实基础和所享受的特有优惠政策,有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团结拼搏的进取精神,就一定能够开创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崭新局面。
    2013年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市、区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建设新二道、服务长东北、辐射长吉图”的总体定位,以建设“幸福二道”为主题,以加快转型升级为主线,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一业三区”战略,推进全域城市化进程,壮大经济实力,提升城市品质,改善民生福祉,创新社会管理,加速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努力让全区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主要奋斗目标是:全年GDP完成156亿元,同比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3亿元,同比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7亿元,同比增长18%;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3.46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8%,本级财政收入完成6.3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5%。引进内资40.4亿元,外资7200万美元。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
    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五大产业”和“三区”空间布局,全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到2013年末,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0.3:31.7:68。
    加快现代物流中心区集聚发展。坚持高端高质高效的发展方向,大力培植商贸流通、农产品冷链、工业及建材、医药等四大物流业态。启动现代物流枢纽中心大厦建设。加快推进以华润万家配送中心、吉林移动物流园等项目为依托的商贸流通物流和以亚泰建材园项目为依托的工业物流建设;抓好物流总部、电子商务中心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等项目落位。积极与兴隆综合保税区联动发展,努力推动长东北区域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发展。加强与珲春口岸的对接与合作,构建“长吉图”国际物流大通道。
    加快休闲商务发展区开发进度。围绕行政文化、创智养心、乐活宜居“三大重点”,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商务办公、文化创意、研发设计、高端人居、健身娱乐和健康养老产业。重点实施区民生大厦建设,积极做好亚泰总部、长电总部等总部企业的前期规划设计及奥特莱斯等项目的选址落位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知名地产企业,打造高品质小区。启动长春东部大学城建设,积极做好大中专院校前期规划选址工作。
    加快长春东部中央商务区提档升级。以建设地标性建筑和集聚总部经济为重点,大力发展商务商贸、新兴金融与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产业,吸引更多总部企业落户。做优“东盛路综合商圈”。加速吉林大路、东盛大街沿线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力旺商务中心、太古广场等项目竣工、开业。做好东三环区域项目布局和产业规划,加快建设面向周边开发区的配套服务产业带。积极破解二环快速路、地铁二号线建设给沿线商业带来的暂时影响,帮助企业渡过发展困难期。做强“现代家居装饰商圈”。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推动红星美凯龙、中东瑞家、香江家居、吉盛伟邦等企业健康发展。力促东北亚家居总部基地大厦、华润购物中心等项目落位。做大“生产资料商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调节、资源整合、扶优扶强的发展机制,支持凯利长春国际工业品交易中心发展壮大。积极引导中心城区生产资料市场向外转移,进一步提升生产资料集聚规模和辐射能力。做活“文化创意产业”。启动实施东北亚文汇不夜城二期、月亮岛关东文化主题公园、长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吉柴历史文化街区开发建设。
    充分发挥开发区土地收储中心职能作用,全年完成项目用地收储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
    (二)突出项目引领,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实力
    以“大招商、招大商、选好商”为目标,重点引进、建设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创税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项目。
    坚持不懈抓好项目引进。采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叩门招商、展会招商等多种方式开展招商推介。积极借助东博会、经贸交流会等招商载体进行项目对接。举办大型招商推介会、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开业仪式等活动,展示我区形象,吸引更多企业来二道投资兴业。年内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0个,其中,1-5亿元项目25个,5-10亿元项目7个,10亿元以上项目8个。
    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计划实施项目115个,预计可开工项目70个,可竣工项目22个。吉林森工集团总部、浙商大厦等新建项目实现开工。长春总部经济园、天汇商务总部等续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太古广场、科宏商务酒店、轮胎大市场等项目实现开业。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包保,全程跟踪服务,切实解决项目征地拆迁、影响日照等难题,加快项目建设速度。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力争有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省、市扶持计划。
    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完善政策扶持引导机制,着力培植和涵养骨干税源。加快搭建总部经济平台,积极引进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区域总部。全年力争引进总部型企业10户以上。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摸清区内闲置楼宇资源底数,统筹包装、招商推介,尽快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鼓励创业孵化基地发展壮大,力争全年新增企业900户,新增“三上”(工业规模以上,商贸业限额以上,建筑业资质以上)企业50户,培育小巨人企业3-5户。引导企业研发“专精特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推广专利权、货款质押等融资新模式,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确保全年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突破600亿元。鼓励重点物流企业应用物联网技术,力争新增国家AAA级物流企业2户以上。
    (三)加快开发建设,着力推进全域城市化进程
    继续实施“城建攻坚行动”,以城市建设的大开发,促进城市承载能力大改善,推动城市品质大提升。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拉伸城市骨架。深入开展“道路建设年”活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畅通与周边八大经济功能区的路网联接,推进长吉一体化进程。全面建成现代物流中心区9条道路、英俊污水处理厂等基础配套设施,启动实施英泰大路、东翔大街2条道路新建,基本实现覆盖6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保障“三纵两横”快速路(二道段)、机场快速路(二道段)、东新路(二道段)建成通车。完成吉林大路东延长段、东环城路、世纪大街等10条主干道路新建、续建。推进新开大街北段、广德东街等11条微循环道路及新开大桥、同康路排水泵站建设。抓好巷道建设,完成巷道改造20条。
    加速旧城开发,改善居住环境。全力推进20余个商业开发及棚户区开发改造项目,完成开发建设面积160万平方米。英俊镇老镇区改造工程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暖房子”和“老旧散”小区改造200万平方米以上。加快推进拖拉机厂等地块的国有土地征收工作。
    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扮靓长春东部新城。积极协调推进“三河治理”,力促完成东新开河、雾开河、伊通河二道段治理及景观带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六大公园”建设。八里堡湿地公园(32万平方米)实现全面开放,雾开河湿地公园(20万平方米)完成主体建设,劳动公园(12万平方米)完成整体改造,启动三道垃圾场改造生态公园(50万平方米)、世博公园(10万平方米)建设,做好热电灰场改造生态公园(18万平方米)前期建设准备工作。全区新增绿化面积35万平方米。
    加强市容综合整治,实现全域一体化管理。深入开展15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老旧散’小区物业管理提升年”活动,出台《关于加强“老旧散”小区物业管理实施意见》,全面提升“老旧散”小区管理水平。加快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强化城市管理和城管执法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城市管理常态化、精细化水平。加大违法建筑打击力度,实现违建零增长。
    (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
    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目标,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全面创建“幸福社区”。以“三化七有”为目标,深入落实《二道区创建幸福社区工作方案》,完成29个幸福社区的创建工作。实施“万米引领、千米覆盖”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的东站十委社区大厦主体完工,在全省率先实现城市社区用房面积全部达到千米以上。创新流动人口爱心驿站和子女学后驿站服务模式,拓展家庭解忧网服务功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参与率达到65%。
    加快教育均衡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合理配置,缩小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别。实施素质教育。在全区中小学全面推广“成长动力教育”、“灿烂七彩星”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市十一高分校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二道实验中学综合楼建设任务。启动教育大厦、市实验中学分校和1所公办幼儿园建设。继续对10所薄弱学校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强化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推进区医院晋档升级,努力争创二甲医院。加强烧伤医院、中医院特色专科建设,不断扩大专科医院品牌影响力。全面提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启动长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为百姓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积极谋划英俊镇卫生院、六村一街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形成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建设。 
    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快文图两馆和基层文化网络建设,全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大力扶持东生泥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水平,着力培育社团组织,开展文化活动50场。落实省全民健身行动计划,加强体育设施建设,谋划“五个一”工程,即一个全民健身中心、一个综合体育场、一个体育馆、一个游泳馆、一个体育公园。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爱家乡、爱城市、讲文明、树新风”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实施长春市百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的农民新居和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的远达大街回迁房建设。出台《二道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的英俊福利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达到22个。完成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区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任务。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应保尽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增4500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续保率达到90%以上。
    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坚持以培训促就业。完成培训4600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00人。坚持以平台促就业。进一步完善区、街、社区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全力打造标准化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社区。举办招聘洽谈会60场,开发就业岗位1.2万个,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坚持以创业促就业。创建3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园。大力推进小额担保贷款业务,鼓励失业人员、复转军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五)创新社会管理,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积极推进“人性化、网格化、信息化”社会管理模式,构建快速反应、高效运行、职责明确、衔接有序的社会管理体系。
    加强机制建设。成立二道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机构。加快推进二道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明年初正式投入运转。完成8个街(镇)开发区、43个社区(村)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站)建设。推广东站十委和长青金橄榄“无线社区”建设经验,建成区、街、社区三级信息化服务网络。健全社区矫正管理局和矫正帮扶基地工作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
    加强矛盾化解。深入开展“大排查、大走访、大接访”活动,把信访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继续实行重点信访案件包保和领导下访制度,以“事要解决”为核心,全力做好重点信访案件化解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继续做好“区长接待日”和“重点项目社会风险评估”工作,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和市长公开电话投诉。建立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联动机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加强公共安全管理。深化平安建设,不断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辖区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积极推进人防指挥中心建设。完善应急快速反应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处置突发事件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全面构筑消防安全“防火墙”。加强以食品、肉品、药品为重点的公共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实现安全生产监督100%覆盖、违章100%查处、整改100%落实。
    (六)强化自身建设,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牢固树立群众至上理念,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展现清廉勤政、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让人民满意。
    转变工作作风。要善于学习,勇于实践。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重心下沉、工作前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工作在一线推进。要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对亟待解决的问题快捷高效“立即办”,对老大难问题迎难而上“主动办”,对关键节点问题深入实际“上门办”,对瓶颈制约问题创新思维“灵活办”,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坚持依法行政。深入推进依法治区,加强“六五”普法宣传,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加强政务建设,深入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进一步规范政府议事规则,重大事项决策坚持做到充分调研、专家论证、集体研究、科学决策。深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
    提高服务效能。按照“环境提升、审批提速、服务提质、工作提效”的要求,加强政务中心、各街(镇)一站式服务大厅等窗口单位建设,建立完善电子政务、电子监察系统,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健全行政绩效评价与考核体系,深入落实目标考核责任制。
    严格行政监察和政务督查。严格执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着重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资金、重点部门、关键环节的监管。坚持政府投资项目必审制,加大对政府采购和政府工程领域“招投标”工作的监督和检查,不断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强化对重大决策部署、重要会议精神和重点工作、重大项目进展情况的跟踪督查,严格行政问责,推动工作落实。
    各位代表,二道正处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新的目标催人奋进,新的使命艰巨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满怀激情、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为构建幸福二道、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