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搜 登录| 注册

二道之窗

首页 > 二道之窗 > 区情概况 > 教育医疗


时间:2023-10-19 10:53 来源:区教育局、区卫健局
【字体: 打印

  教育简介:

  全区现有中小学校27所,其中公办学校25所,民办学校2所;小学15所,中学12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学生44105人,教职工3888人。全区有资质幼儿园97所,其中公办13所,民办84所(含普惠民办园44所);省级示范园3个,市级示范园25个,一类园17所;幼儿教师768人,幼儿11515人(以上数据为动态)。校外培训机构120所,其中高中学科类32所,艺术类88所。

  二道教育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公益普惠发展方向,纵深推进教育改革,呈现出改革创新、集优发展的崭新教育生态。

  创新创优“红纽扣”党建工程,高标构建“全域化党建体系”,探索实施公办、民办两种党组织建设模式,实现党建对教育工作的全面覆盖和全方位引领。高标准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经验获得教育部、中组部肯定。

  优质资源扩容增效。充分发挥老牌名校资源优势,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吉林教育电视台对我区教育改革经验做专题报道;社区教育典型案例获长春市一等奖;区教育局获“长春百姓学习之星”“长春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工作先进单位。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全市率先启动公办资源创新供给改革,普惠资源覆盖率达到国家要求。强力扩充公办学前资源。全面实施大园区管理改革,持续提升幼儿园办园品质,新增市级示范性幼儿园2所。无证园治理模式全市推广。

  五育并举成果显著。承办吉林省暨长春市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推进会议,我区被省教育厅授予“吉林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长春市第一〇八学校女子篮球队在2023年8月12日全国初中生篮球联赛总决赛中成功问鼎全国总冠军,勇夺吉林省在该项赛事史上的第一个全国冠军,取得历史性突破。

  教育治理成效凸显。全区校外培训日常监管模式实效性强,治理经验被评为国优秀案例

  智慧教育创新共享。落实吉林省“三个课堂”试点区建设工作,被确立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区。“幸福二道空中课堂”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案例”,全国推广。

  升级打造“校园校车安全管理信息监控平台”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模式,被评为教育部优秀案例,荣获全省首个教育部治理“校闹”试点示范区,校园安全成果在全国学术年会做典型经验汇报,为全省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提供典型经验,国务院安委会重点督导检查组暨教育部、公安部联合检查高度赞誉。

  二道始终坚持优先保障、大力支持,不断满足义务教育发展新需求。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教育系统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成果凸显,连续五年在长春市政府教育综合督政中荣获一等。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六大领域均位于全市前列。二道教育始终稳中求进,从“有学上”“上好学”向着“办好群众家门口的每一所好学校”而持续努力。

  医疗简介:

  二道区卫生健康局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推动实施健康二道战略,以完善医疗体系为基础,聚力打造医联体为依托,强基层、重保障为着力点,优质化保障实现医疗资源政策安全、公平、可及。现有直属单位14家,其中医疗机构3家(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长春烧伤医院),防保机构3家(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监督所、区妇幼保健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家(东站、东盛、八里堡、远达、吉林、荣光、长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靶向施策规划工作新格局。通过做好吉大一院、长春中医药大学医疗资源的合作对接工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扩容和全区均衡布局,形成“相互支撑、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良好发展态势。通过新建中医院、区疾控、区妇幼“三大项目”精耕细作,高位谋划区属医疗资源夯基提质。改善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条件,提升二道区医疗服务能力,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和就医条件,为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精准发力争先进位抓提升。医政医管方面。现阶段制定落实了老年人就医便利举措,改善了老年人就医体验、建立审批事项集体审议和社会公示责任制,规范了审批执业流程。基本公卫方面。村医计分制绩效实施案例被省卫健委采用,东盛、东站、吉林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入选“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重点人群方面。完成了区内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现场复核校验计生特殊人群奖、特扶发放到位,落实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三个全覆盖”,代表吉林省迎接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调研获得肯定。监管监察方面。落实食品安全抓总责任,推进食品安全城创建,卫生监督所执法案卷作为吉林唯一入选全国优秀案卷,获通报表扬。

  聚焦重点惠民利民谋福祉。深化医疗改革方面。从接诊流程、诊疗服务、住院标准上依托医联体建设全面对照、规范提升;助力辖区医疗机构打造重点专科、特色疗区,推出“二道名医名护”;继续开展优质护理、结果互认等服务;强化区医院急诊急救力量,服务多元化医疗需求。服务提质升级方面。持续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创建基层医疗机构“千分制”绩效评价体系。牵头承办“世界家庭医生日”省级主题活动,联手打造“荣光红·幸福院”健康卫生“十进”工程,开展“幸福小区”家庭医生嵌入式服务。全面深化乡村一体化管理,实施大学生村医专项计划。将远达中心整体划入东惠街道,加速规划新远达中心,完善“十五分钟服务圈”。惠民公平可及方面。及时发放农扶、特扶奖扶资金,争取国家经费设立计生特困家庭“暖心家园”。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和老年医学科建设,抓实65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开展敬老爱老主题宣传,积极推荐社区参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拓展心理健康服务,巩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成果,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摸排管控救治救助工作。城区规范管理方面。持续开展城乡饮用水质、空气污染影响、公共场所卫生、学生健康危害“四大类监测”,全力做好公共卫生、学校卫生、生活饮用水“三常态监管”,对医疗机构卫生监督进行量化分级管理,开展医疗美容、健康体检机构等专项整治行动,打造全省卫生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试点。风险防范防控方面。严格落实新冠“乙类乙管”要求,推进疾控体系改革,组建应急队伍,夯实物资储备,抓实分级分层分流诊疗,压实疫苗接种;做好新冠、甲流、诺如等传染病监测预警,努力控制和降低发病水平,认真落实手足口病、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强化结核病、地方病、艾滋病、性病防治。健康双创共建方面。结合“健康中国”行动,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常态化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健康长春2030”规划纲要》,打造健康宜居城乡环境,倡导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持续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推进健康城市建设。